木石 [ mù shí ]
(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
木石心肠 [ mù shí xīn cháng ]
木石心肠(木石心腸)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身非木石 [ shēn fēi mù shí ]
shēn fēi mù shí 身非木石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
木化石 [ mù huà shí ]
树木的化石。仍保持原木材的纹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石英相同。可供观赏。也叫木变石。
心非木石 [ xīn fēi mù shí ]
人心不是木头、石块做的。意思是人是有感情的。
木变石 [ mù biàn shí ]
松木的化石。
人非木石 [ rén fēi mù shí ]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木心石腹 [ mù xīn shí fù ]
犹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石盐木 [ shí yán mù ]
木名。产南方,坚实经久,不易为虫蛀蚀。宋 苏轼《两桥》诗引:“栖禪院 僧 希固 筑进两岸,为飞楼九间,尽用石盐木,坚…
石心木肠 [ shí xīn mù cháng ]
石、木均为硬物,形容坚定不动摇。
浮石沈木 [ fú shí shěn mù ]
亦作“ 浮石沉木 ”。喻是非颠倒。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羣邪所抑,以直为曲。”《三国…
松祏 [ sōng shí ]
用松木制作的神主与以石做的匣。古时庙中木主皆以石匣盛之。
挖方 [ wā fāng ]
(一)、土木工程施工时开挖土石方。(二)、土木工程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
无灰木 [ wú huī mù ]
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拔木转石 [ bá mù zhuǎn shí ]
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合剌剌 [ hé là là ]
象声词。木石撞击声。
水石清华 [ shuǐ shí qīng huá ]
shuǐ shí qīng huá 水石清华(水石清華) 见“ 水木清华 ”。
马槽 [ mǎ cáo ]
饲马之糟。木制或石制。
可燃物 [ kě rán wù ]
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石炭、木材、酒精、石油等。
刊山 [ kān shān ]
砍伐山上树木;摩崖刻石。
飞砂转石 [ fēi shā zhuǎn shí ]
飞砂转石(飛砂轉石) 同“ 飞沙走石 ”。《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礨石 [ lěi shí ]
(一)、同“礧石”。《梁书·王僧辩传》:“城上放木,掷火爨礨石,杀伤甚多。”(二)、同“礧石”。大石。
木岸 [ mù àn ]
编排木桩,填以土石的堤防。
硗秃 [ qiāo tū ]
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穗石柯果 [ suì shí kē guǒ ]
穗石柯果常绿乔木,高11-15m。
【词语拼音】mù shí
【词语解释】(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指木头与石头。《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见两大尹即称谢道:‘多蒙两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岂不知感恩。’”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两封通信(复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给我一拳,我有时也会还他一脚的。”(4).指刑具。《晋书·王坦之传》:“时卒士 韩悵 逃亡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为 悵 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5).指山水画。 宋 陆游 《游昭牛图》诗:“ 游昭 木石师 李唐 ,画牛乃自其所长。”(6).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徐充容 ﹞諫曰:‘ 玉华 ( 太宗 所造 玉华宫 )创制……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岂无烦扰之弊?’”《元史·武宗纪一》:“以 中都 行宫成,赏官吏有劳者……死於木石及病没者,给钞有差。”(7).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实,一名木石,一名木实。一名枳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