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规 [ rì guī ]
日晷。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亦以指太阳。
余晷 [ yú guǐ ]
剩馀的时间;闲暇。《周书·韦孝宽传》:“遂使 漳 滏 游魂,更存餘晷。”《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平章礼絶…
日无暇晷 [ rì wú xiá guǐ ]
晷:日影,指时光。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风檐寸晷 [ fēng yán cùn guǐ ]
谓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然七義五策皆似太多,風簷寸晷,力不能辦,求其…
昼晷 [ zhòu guǐ ]
指白昼的时间。唐 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诗:“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宋史·窦贞固传》:“长兴 二年,改令昼试,…
一晷 [ yī guǐ ]
犹言一时,一刻。唐 吴融《祝风三十二韵》:“秋不安一食,春不閒一晷。”清 恽敬《答董牧唐》:“此四年之中,所以无一晷…
晷度 [ guǐ dù ]
在日晷仪上投射的日影长短的度数。一年之内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内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据晷度变化测定时序时间,定一年的长…
继晷 [ jì guǐ ]
(一)、谓夜以继日。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刺绣添灯,…
急递 [ jí dì ]
(一)、古时的快速驿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新唐书·李绛传》:“枢密使 刘光琦 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餉,絳 …
晷漏 [ guǐ lòu ]
(一)、晷与漏。古代测时的仪器。(二)、顷刻;片刻。(三)、指时刻,时间。
肃唱 [ sù chàng ]
(一)、亦作“肃倡”。严整恭敬地歌唱。(二)、指古时晷漏准时报时。
轨漏 [ guǐ lòu ]
古代测时的仪器。《新唐书·历志三上》:“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暮晷 [ mù guǐ ]
黄昏的日影。指落日。《宋书·傅亮传》:“在西成之暮晷,肃皇命於禁中。聆蜻蛚於前廡,鉴朗月於房櫳。” 唐 白居易 《礼…
鹄年 [ hú nián ]
犹鹤寿。鵠,通“鹤”。南朝 梁 陶弘景《水仙赋》:“僉自安於蝣晷,编无羡於鵠年。”
时晷 [ shí guǐ ]
时间。清 吴趼人《<历史小说>总序》:“人至通才,年已逾冠,虽欲补习,苦无时晷。”
宁晷 [ níng guǐ ]
安定的时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送往迎来,日无寧晷。”
游晷 [ yóu guǐ ]
移动的日影。借指时光。《隋书·音乐志下》:“寒来游晷促,暑至驰辉永。”
登愿 [ dēng yuàn ]
犹思慕。 晋 陆云 《四言失题》诗之三:“登愿扶桑,仰结飞晷,伊人匪存,遗芳孰与。”
寸晷风檐 [ cùn guǐ fēng yán ]
喻考场应试。寸晷,时间短暂;风檐,挡风的屋檐。旧时应考,各居简陋小屋,故云。
成速 [ chéng sù ]
一定的速度。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膏晷 [ gāo guǐ ]
灯光与日影。犹晨夕。清 黄景仁《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诗之一:“君也交更深,经年共膏晷。”
延路 [ yán lù ]
(1).漫长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以寸阴之短晷,驰永劫之延路。”(2).见“ 延露 ”。
运变 [ yùn biàn ]
运行变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九代贞观,不絶司历。”
晷仪 [ guǐ yí ]
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汉书·律历志上》:“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
继晷焚膏 [ jì guǐ fén gāo ]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