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扩张学说 [ hǎi dǐ kuò zhāng xué shuō ]
目录1 海底扩张学说sea-?oor spreading1.1 背景1.2 扩张的历史和证据1.3 海洋板块(注2)…
暖气团 [ nuǎn qì tuán ]
一种移动的气团,本身的温度比到达区域的地面温度高,多在热带大陆或海洋上形成。
葬身 [ zàng shēn ]
埋葬尸体。多指死亡、灭亡(于某地):葬身鱼腹。让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凹地形 [ āo dì xíng ]
谓海洋、湖沼、低原、溪谷等凹区所成之形,乃因造山作用与水或大气等之侵蚀作用而成者。
新安村 [ xīn ān cūn ]
新安村在五经富镇新安村地处海拔650多米高的大洋山区,距镇政府14公里,县城50公里。
海洋污染 [ hǎi yáng wū rǎn ]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
青衣鱼 [ qīng yī yú ]
青衣鱼,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岩石或珊瑚礁多的浅海地区的鱼类。国内分布南海诸岛, 海南岛, 台湾 等。国…
海鷰 [ hǎi yàn ]
一种海洋动物。《南齐书·五行志》:“ 永明 九年, 盐官县 石浦 有海鱼乘潮来,水退不得去,长三十餘丈,黑色无鳞,未…
美国海军第五舰队 [ měi guó hǎi jūn dì wǔ jiàn duì ]
美国第五舰队(United States Fifth Fleet),是美国海军六大舰队之一。是美国驻中东最强大的海上…
航海图 [ háng hǎi tú ]
供航海使用的各种地图的统称。图上着重表示与航海有关的海岸、干出滩、海底地貌、港区建筑物、助航设备、航行障碍物及海洋水…
海军航空兵 [ hǎi jūn háng kōng bīng ]
以飞机为基本装备,主要在海上和濒海上空作战的海军兵种。通常由舰基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组成。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海上、空中…
世界海洋日 [ shì jiè hǎi yáng rì ]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a Day),每年的6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海洋日&rdquo…
卖猪仔 [ mài zhū zǎi ]
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肆拐、掳华工赴南洋、美洲等地转卖,鹤山人称之为“卖猪仔”。
文臣 [ wén chén ]
指文职官吏。《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文臣无…
外流流域 [ wài liú liú yù ]
又称“外流区”。指地表径流经外流河汇注海洋的地区,即外流河流域范围。占世界陆地总面积78%以上。中国的外流流域约占全…
科学三号海洋科考船 [ kē xué sān hào hǎi yáng kē kǎo chuán ]
简介 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由武昌造船厂建造,是中国2005年建造的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将主要用于中国近海物理海洋…
分流 [ fēn liú ]
分开流动;分散流动上海市区的马路无论纵向或横向,条线多,间距小,完全有条件实行人车分流…洪汛期将一部分…
区域环境 [ qū yù huán jìng ]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
中尺度 [ zhōng chǐ dù ]
讨论大气现象的区域性尺度称为中尺度。所讨论的大气或海洋现象,其区域范围介于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范围之内时,这样的的…
菲律宾地震 [ fēi lǜ bīn dì zhèn ]
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指出,菲律宾宿雾地区在6日中午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随后菲律宾内格罗斯-宿务岛区域再次…
鼠鲨目 [ shǔ shā mù ]
鼠鲨目shǔ shā mù 鼠鲨目又称鲭鲨目,是侧孔总目中最大的一个目。该目有12科。详细解释 形态特…
海洋植物 [ hǎi yáng zhí wù ]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海洋植物属于初…
中国海监50 [ zhōng guó hǎi jiān 50 ]
中国海监综合能力最强、吨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新旗舰船——“中国海监50&rdq…
圣淘沙岛 [ shèng táo shā dǎo ]
新加坡南部岛屿。面积3平方千米。原为英国海军基地,1972年建为重点游览区。岛上有珊瑚馆、西罗索古堡、海洋生物公园等…
赤潮 [ chì cháo ]
也叫红潮。指沿海海域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并引起海水变色、变质的现象。多呈红色,有腥臭,能导致鱼、贝等海洋生物死亡。人类…
【词语拼音】hǎi yáng sǐ qū
【词语解释】 海洋死区是指海洋的缺氧区域,不适于有益生物的生存,没有生机的区域。 海洋死区-分布 海洋死区 海洋死区,在夏季有成千上万平方英里。这些死区的分布符合人类在北半球的足迹分布情况。海洋死区与人类密切相关。 在南半球,这个问题只有最近才被关注到,所以较少报道。 海洋死区-数量趋势 现在地球上的海洋死区有超过400个。其中多数是由于逐渐增加的富养径流而造成的海洋死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测量的结果是每隔10年死区的面积就翻倍。 海洋死区-形成 包括墨西哥湾在内的大多数死区,都是由于随河流一起排放的污染物所致。它们是这样形成的: 每年,春季径流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农田里冲刷着富含氮氧的肥料,之后再将它们带入河流和小溪。最后,氮从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倾斜入墨西哥湾,这些氮使墨西哥湾微小的浮游生物大量生长。 这些浮游生物死掉,就沉入海底,它们的腐败物会夺走海水里的氧气。海水变成低氧的状态,使依靠氧气存活的鱼虾死亡。 这部分死区在每年夏天,都会扩大到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大小的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约7700平方英里)。 海洋死区-危害 海水变成低氧的状态,使依靠氧气存活的鱼虾死亡。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认为,有另一种危害存在。从2002年的夏天开始,美国最重要的渔场——太平洋西北岸的水域,已经被发现存在大范围的死区,并可能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奇怪现象:海洋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气候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