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岐 [ lù qí ]
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王廙 《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 刘驾…
路岐人 [ lù qí rén ]
宋 元 时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墻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
岐路 [ qí lù ]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
泣岐路 [ qì qí lù ]
指 战国 杨朱 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三国 魏 阮籍…
悲路岐 [ bēi lù qí ]
传说古代 杨朱 看见四通八达的大路,可以往南,也可以往北,容易迷失方向,不觉哭了起来。见《淮南子·说林训》。后用为感…
路歧 [ lù qí ]
见“路岐”。
泣岐 [ qì qí ]
见“ 泣岐路 ”。
岐途 [ qí tú ]
亦作“岐涂”。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扶风县 [ fú fēng xiàn ]
县名。位于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南临渭水。县境西北有岐山绵亘,陇海铁路横贯南境。
麦秀两岐 [ mài xiù liǎng qí ]
麦秀两岐(麥秀兩岐) 见“ 麦秀两歧 ”。
杨朱泪 [ yáng zhū lèi ]
泛指歧路感伤之泪。 唐 骆宾王 《初春邪岭送益府窦参军宴序》:“晨风軫 孙楚 之情,岐路下 杨朱 之泪。” 唐 沉佺…
杨朱哭 [ yáng zhū kū ]
临歧路而哭。 宋 孔武仲 《舍轿马而步》诗:“户枢劳乃久,金矿鍜方熟。聊歌以自娱,不作 杨朱 哭。”参见“ 杨朱泣岐…
戹屯歌 [ è tún gē ]
东汉 赵岐 数贬议 唐玹 , 玹 为京兆尹, 岐 惧祸及,逃难四方,作《戹屯歌》以述备尝艰难困苦之况。《后汉书·赵岐…
鸣岐凤 [ míng qí fèng ]
鸣于 岐山 的凤凰。 唐玄宗 《幸凤泉汤》诗:“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不重鸣 岐 凤,谁矜 陈宝 雄。”参见“ 鸣…
官塘大路 [ guān táng dà lù ]
官府修筑的道路。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况这中山的岐路恁多,那一处不走的狼去,却在通官塘大路裡寻觅。”《古今小说·…
岐阳 [ qí yáng ]
岐山 之南。《诗·鲁颂·閟宫》“ 后稷 之孙,实维 大王 ,居 岐 之阳,实始翦 商 ” 汉 郑玄 笺:“ 大王 自…
岐黄 [ qí huáng ]
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
岐嶷 [ qí yí ]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
临歧 [ lín qí ]
见“临岐”。
岐涂 [ qí tú ]
见“岐途”。
岐周 [ qí zhōu ]
岐山 下的 周 代旧邑。地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境,周 建国于此,故称。
丰岐 [ fēng qí ]
《汉书·郊祀志下》:“大王 建国於 岐 梁,文武 兴於 酆 镐,由此言之,则 岐、梁、丰、镐 之间,周 旧居也。”后…
岐阳之蒐 [ qí yáng zhī sōu ]
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周武有孟津之盟,成有岐阳之蒐。”杜预注:“周成王归自奄…
岐阳之搜 [ qí yáng zhī sōu ]
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周武有孟津之盟,成有岐阳之蒐。”杜预注:“周成王归自奄…
岐搜 [ qí sōu ]
见“岐阳之蒐”。
【词语拼音】lù qí
【词语解释】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王廙 《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 刘驾 《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2).指路歧人。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 路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