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戒 [ zhēn jiè ]
规劝儆戒。
戢景 [ jí jǐng ]
亦作“戢影”。匿迹;隐居。
惩一儆众 [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
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辑首 [ jí shǒu ]
藏头的样子。辑,通“ 戢 ”。
铭注 [ míng zhù ]
犹铭戢。谓牢记不忘。
俯首戢耳 [ fǔ shǒu jí ěr ]
俯首戢耳 见“ 俯首帖耳 ”。
杀一警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
杀一警百(殺一警百) 见“ 杀一儆百 ”。
戢羽 [ jí yǔ ]
敛翅止飞。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明 何景明 《答汝中》诗:“戢羽栖云阁,联翩入凤城。”
警阙 [ jǐng quē ]
谓儆戒君王的缺失。
顽横 [ wán héng ]
顽劣蛮横。 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传·康广仁》:“手创学规,严整有度,虽极顽横之童子,戢戢奉法惟谨。”
鞭警 [ biān jǐng ]
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戢兵 [ jí bīng ]
(一)、息兵;停止军事行动。《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唐 薛稷《…
凤戢 [ fèng jí ]
凤凰收敛羽翼。比喻退隐不仕。《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怡颜高览,弭翼凤戢。託迹 黄 老 ,辞世却粒。” 李周…
亡国之社 [ wáng guó zhī shè ]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号戒 [ hào jiè ]
古人守夜击鼓传告以相儆戒。
儆畏 [ jǐng wèi ]
警惕和畏惧;戒惧。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尤愿陛下儆畏天戒,矜恤民穷。”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
箴儆 [ zhēn jǐng ]
犹规戒。《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韦昭 注:“箴,刺也;儆,戒也。”《续资治通鉴…
戢伏 [ jí fú ]
(一)、隐居。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仁人静士,戢伏自持。”(二)、收敛。梁启超《袁崇焕传》:“自 承宗 崇焕 …
逐贫 [ zhú pín ]
驱逐贫穷。 宋 陆游 《自儆》诗:“细思只有穷居好,寄语 玄翁 莫逐贫。”
儆息 [ jǐng xī ]
警戒慰勉。《清史稿·世祖纪二》:“今一意修省,祗惧天戒。大小臣工,宜相儆息。”
儆跸 [ jǐng bì ]
谓在皇帝出入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断绝行人。儆,警戒;跸,清道。
戒戢 [ jiè jí ]
警戒禁止。《明史·列女传二·孙烈女》:“乃以臂痕示 李,使戒戢之。”《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永乐 ﹞十九年,…
府人 [ fǔ rén ]
古代掌管府藏的官员。《左传·昭公十八年》:“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儆惧 [ jǐng jù ]
戒惧;警惕和畏惧。《国语·晋语二》:“以主其祭祀,且镇抚其国家及其民人,虽四邻诸侯之闻之也,其谁不儆惧於君之威,而欣…
宵昧 [ xiāo mèi ]
夜晚。 晋 傅咸 《萤火赋》:“当朝阳而戢景兮,必宵昧而是征。”
【词语拼音】jǐng jí
【词语解释】戒惧而有所收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访拿蠹棍》:“夫新官初蒞,当此积弱之餘,不大有以振剔之,则奸恶无所儆戢,而良懦愈致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