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寺 [ pán lóng sì ]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
龙蟠虎遶 [ lóng pán hǔ rào ]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宋 范成大 《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鸞翥,龙蟠虎遶。”参见“ 龙盘虎…
白龙寺 [ bái lóng sì ]
拼音:bái lóng sì 简介 杭州航坞白龙寺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距今…
原古红 [ yuán gǔ hóng ]
历史全国名茶——原古红功夫红茶,原产边陲桂地浔州府西山风景区龙华寺旁棋盘石一带。
盘龙 [ pán lóng ]
(1).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南史·梁纪上·武帝》…
青螭 [ qīng chī ]
(一)、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青龙。(二)、喻盘屈的树身。(三)、宫殿佛寺陛阶上刻凿的饰物。因常用指宫殿、佛寺。(四)、碑…
螭蟠 [ chī pán ]
亦作“螭盘”。如螭龙盘据。
龙藏寺 [ lóng cáng sì ]
(一)、寺名。(1)在 浙江省 嵊县 之北。南朝 梁 天监 二年建,号 龙宫院。李绅 少年时寓此处。宋 大中祥符 元…
龙据 [ lóng jù ]
犹龙盘。
详刑寺 [ xiáng xíng sì ]
官署名。即大理寺。唐 龙朔 二年改称。《新唐书·百官志三》:“龙朔 二年,﹝大理寺﹞改曰详刑寺。”
盘虬卧龙 [ pán qiú wò lóng ]
在《紫藤萝瀑布》一文里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盘:盘旋,弯曲。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意说刚长出角的幼龙)盘虬…
龙蹲虎踞 [ lóng dūn hǔ jù ]
龙蹲虎踞(龍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 宋 丁开 《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参见“ 龙盘虎踞 ”…
盘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龙藏寺碑 [ lóng cáng sì bēi ]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隋碑,张公礼撰,正书。书法遒丽宽博,为我国名碑之一。碑在河北省正定县龙藏寺…
虬盘 [ qiú pán ]
(一)、亦作“虯盘”。虬龙盘曲。亦喻怀才隐居。(二)、盘曲貌。
龙蟠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见“ 龙盘虎踞 ”。
虎据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据龙蟠(虎據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龙盘凤逸 [ lóng pán fèng yì ]
龙盘凤逸(龍盤鳳逸) 喻怀才不遇。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
虎踞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踞龙蟠(虎踞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龙华寺 [ lóng huá sì ]
寺名。在今 上海市 龙华镇。唐 嗣圣 四年(公元704年)兴建,后历经兴废,现寺为 清 光绪 元年(1875年)重建…
玉盘龙 [ yù pán lóng ]
梁柱盘龙浮雕的美称。
露盘 [ lù pán ]
(一)、即承露盘。汉武帝 时建于 建章宫。三国 魏 曹植《承露盘铭》:“固若露盘,长存永贵。”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
蟠龙 [ pán lóng ]
(一)、盘伏的龙。(二)、回环的龙形。(三)、发髻名。
龙盘虎拏 [ lóng pán hǔ ná ]
龙盘虎拏(龍盤虎拏) 虬曲苍劲貌。 明 何景明 《古松歌》:“龙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盘龙癖 [ pán lóng pǐ ]
《晋书·刘毅传》:“﹝ 刘毅 ﹞於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毅 小字 盘龙,后因称嗜赌为“盘龙癖”。
【词语拼音】pán lóng sì
【词语解释】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解释 历史简介 盘龙山方圆数十里,主峰巍峨耸立、群山环抱、松涛万顷,中峰突起,名称盘龙,是因为山而得名,清代周华林在《盘龙山》中写道:“蜿蜒山不断,作势欲盘龙,树杪藏箫寺,云根隐秀峰”。 盘龙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当时的莲峰和尚所建。传说建寺的时候,这里是山谷间的龙潭,有蛟龙藏身在这里,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起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祖师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建寺后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多,不久莲蜂和尚坐化,被尊为“盘龙祖师”。明朝初祖源和尚又继续扩建盘龙寺,建盖藏经楼、观音殿,使盘龙寺初具规模。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盘龙山莲峰祖师,名崇照,元至正间以八月十八日涅磐……至今日以此为盘龙会。” 明代盘龙寺鼎盛的时候,寺观有数十座,庙宇450间,佛像1000多尊。如今的盘龙寺,亭台楼榭、阁楼高耸、古钟长鸣、碑铭林立,其建筑之精美,风格多变,文物古迹荟萃一寺,在全省首屈一指。历代文人骚客,在盘龙寺留下了不少诗词、书画、楹联、横匾、碑铭等,尤其以明朝永历帝、元梁王和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担当、钱南园、袁嘉谷等人的手迹最为珍贵。现在还存有古代碑刻十余处,文物价值较高,例如《大盘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具足禅院碑记》、《盘龙寺初立常住碑》、《永历帝敕文碑》等,已经被列为昆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元朝末年所立的《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碑,这块碑在祖师殿左廊下,是崇照大师圆寂塔的铭文,记录了崇照大师在昆明传播佛教禅宗学说、创建盘龙寺等事迹。 建筑格局 盘龙寺观庙宇依山而建,山门里有一、二、三天门,迎仙桥、睡佛殿、吕祖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玉皇阁、伽蓝殿、药师殿等20多座院,供奉着释、道、儒三教诸神,其中盘龙祖师殿、药师殿、观音殿香火最为旺盛。寺宇四周树木枝繁叶茂,其中茶花和松柏最为著名。原来还有万松寺,现在修建了高大的观海楼,登高可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