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 [ hǎi guó tú zhì ]
书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续增十卷,后增为一百卷。介绍西洋史地、技艺、宗教、物产,倡导筹海防洋之策,主张「师夷长技…
凌夷 [ líng yí ]
衰败;走下坡路:风俗凌夷。国势凌夷。也作陵夷。
畎戎 [ quǎn róng ]
即 犬戎 。《汉书·匈奴传》“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 唐 颜师古 注:“ 畎夷 ,即 畎戎 也,又曰 昆夷 ………
进擣 [ jìn dǎo ]
亦作“ 进捣 ”。进击;攻打。 明 罗曰褧 《咸宾录·南夷·贵南诸夷》:“明年,诸将进擣砲木, 罗袜寨 伏兵,计擒贼…
视险若夷 [ shì xiǎn ruò yí ]
shì xiǎn ruò yí 视险若夷(視險若夷) 见“ 视险如夷 ”。
任禁 [ rèn jìn ]
任为南夷之乐,禁为北夷之乐。《昭明文选·左思·魏都赋》:「韎昧任禁之曲。」善注:「《孝经钩命决》曰:『东夷曰昧,南夷…
华夷之辨 [ huá yí zhī biàn ]
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懽聚 [ huān jù ]
欢乐地团聚。宋 赵师侠《永遇乐·重明节》词:“希夷高蹈,寿康长保,五世祖孙懽聚。”懽,一本作“欢”。
玉章 [ yù zhāng ]
(1).指道经。 宋 李仲光 《武夷紫岩峰》诗:“琅琅诵玉章,勉力探 希夷 。”(2).诗文或书简的美称。 明 陈汝…
粹夷 [ cuì yí ]
纯洁平和。 明 宋濂 《宋九贤遗像记》:“﹝ 程子 ﹞色微苍,甚莹,貌长,微有颧,眉目清峻,气象粹夷,髯四垂过领。”…
西南夷 [ xī nán yí ]
汉 时对分布在今 甘肃 南部、四川 西部、南部和 云南、贵州 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总称。汉武帝 元光 五年至 汉明帝 永…
人方 [ rén fāng ]
古族名。即 夷方。人,通“夷”。
胡夷 [ hú yí ]
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胡夷并称亦泛指外族或外族人。《后汉书·祭肜传》:“ 肜 之威声,畅於北方…
障谿 [ zhàng xī ]
阻塞的河道。《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光武 乃詔 长沙 、 合浦 、 交阯 具车船,修道桥,通障谿,储粮穀。”
夷漫 [ yí màn ]
(一)、漫灭;磨平。《文选·潘岳<西征赋>》:“所谓 尚冠、脩成 ……皆夷漫涤荡,亡其处而有其名。”吕向 注:“夷漫…
畎夷 [ quǎn yí ]
即 犬戎 。又称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时居于我国西北部。《尚书大传》卷四:“ 文王 受命……四年…
夷牀 [ yí chuáng ]
古丧礼陈尸之床。《仪礼·既夕礼》:“夷牀饌于阶间。” 郑玄 注:“夷之言尸也。朝正柩用此牀。”《周礼·天官·凌人》“…
地火明夷 [ dì huǒ míng yí ]
明夷卦展示明夷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明夷”是失意的意思。
夷离毕 [ yí lí bì ]
官名 辽 代置夷离毕院,掌刑狱,为北面官。设有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知左、知右夷离毕事等官。见《辽史·百官志一》。
明夷卦 [ míng yí guà ]
明夷卦展示明夷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明夷”是失意的意思。
洛伯 [ luò bó ]
洛国 君长。《竹书纪年》卷上:“ 帝芬 十六年 洛伯 用 与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
不夷不惠 [ bù yí bù huì ]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处之夷然 [ chǔ zhī yí rán ]
处之夷然(處之夷然) 同“ 处之泰然 ”。《晋书·王承传》:“ 承 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词主 [ cí zhǔ ]
(1).指擅长文辞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意林》卷四引 三国 魏 阮武 《政论》:“一盗不诛,害在穿窬;修誉不诛,害在词…
詈夷为跖 [ lì yí wéi zhí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词语拼音】cháng yí
【词语解释】中国 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语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趾 大教, 鲜支 、 渠廋 、 氐羌 ,北 山戎 、 发 、 息慎 ,东 长 、 鸟夷 羽民。” 王聘珍 解诂:“ 长 、 鸟夷 ,谓 长夷 、 鸟夷 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北至 山戎 、 肃慎 ,东至 长夷 、 岛夷 ,四海之内,皆戴帝 舜 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