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笏 [ zhú hù ]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仪礼·士丧礼》:“褖衣緇带,韎韐竹笏。” 唐 杜荀鹤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
霜简 [ shuāng jiǎn ]
(一)、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二)、竹笏。
搢本 [ jìn běn ]
谓古代君王佩士所用的笏版,以示俭约。《礼记·玉藻》:“年不顺成,君衣布搢本。” 孔颖达 疏:“搢本者,本谓士笏,以竹…
执笏 [ zhí hù ]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仪礼·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
一门百笏 [ yī mén bǎi hù ]
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可以记事。一家里有许多手拿笏板的大臣。形容旧时豪门贵族的兴盛状况…
象笏 [ xiàng hù ]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郑玄 注:“…
笏囊 [ hù náng ]
放笏的袋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笏囊笏架》:“ 会昌 以来,宰相朝则有笏架,入禁中,逐门传送至殿前,朝罢则置于架…
拄笏西山 [ zhǔ hù xī shān ]
拄笏西山 见“ 拄笏看山 ”。
象简 [ xiàng jiǎn ]
即象笏。唐 康骈《剧谈录·龙待诏相笏》:“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
靴笏 [ xuē hù ]
亦作“鞾笏”。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搢忽 [ jìn hū ]
见“搢笏”。
标仪 [ biāo yí ]
崇高的仪则。 唐 孙樵 《文贞公笏铭》:“怒虎可唾,笏不可挫; 太 华 可裂,笏不可折;柱天不仄,指日不蚀。标仪条臆…
板笏 [ bǎn hù ]
即笏,手板。
鱼笏 [ yú hù ]
即鱼须笏。 元 柳贯 《送王继学马伯庸扈从上京》诗:“少宰氊庐初张车,从官鱼笏正书恩。”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
笏头 [ hù tóu ]
(一)、宋人称方团毬路花纹为“笏头”。(二)、“笏头带”的省称。
植笏 [ zhí hù ]
犹持笏。指为官。
琛板 [ chēn bǎn ]
玉笏。
穿执 [ chuān zhí ]
谓穿靴执笏。
笏架 [ hù jià ]
放笏的架子。
靴简 [ xuē jiǎn ]
即靴笏。
搢珽 [ jìn tǐng ]
犹缙笏。
投版 [ tóu bǎn ]
喻弃官。版,即笏。
瑨绅 [ jìn shēn ]
插笏于带。
穿秉 [ chuān bǐng ]
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把笏 [ bǎ hù ]
持笏。指做官。 金 元好问 《送王亚夫举家归许昌》诗:“前途兀兀黑於漆,昨日把笏今扶犂。”
【词语拼音】zhú hù
【词语解释】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仪礼·士丧礼》:“褖衣緇带,韎韐竹笏。” 唐 杜荀鹤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戏把蓝袍包果子,娇将竹笏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