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粉 [ tóng fěn ]
铜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赤铜》:「红铜、赤金、屑名铜落、铜末、铜花、铜粉、铜砂。」一种以铜为主要成…
铜粉 [ tóng fěn ]
铜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赤铜》:「红铜、赤金、屑名铜落、铜末、铜花、铜粉、铜砂。」一种以铜为主要成…
铜矿 [ tóng kuàng ]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
炼制 [ liàn zhì ]
提炼制造:炼制焦油。
铜花 [ tóng huā ]
(一)、亦作“铜华”。铜锈;铜绿。(二)、铜屑。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赤铜》。
砻淬 [ lóng cuì ]
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
熔炼 [ róng liàn ]
(一)、熔化炼制:把矿石跟焦炭一起放在高炉里熔炼。(二)、比喻锻炼:战火熔炼了战士们的钢铁意志。
铜铺 [ tóng pù ]
(一)、见“铜铺”。(二)、亦作“铜舖”。铜质铺首。
铅鼎 [ qiān dǐng ]
炼丹炉。铅为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料,故名。亦借指道家修炼之事。
铜扣 [ tóng kòu ]
铜元;铜钱。
炼蜜 [ liàn mì ]
(一)、熬炼蜂蜜。(二)、经熬炼的蜜。
百炼镜 [ bǎi liàn jìng ]
(一)、晋王嘉《拾遗记·方丈山》:“有池方百里,水浅可涉,泥色若金而味辛……百鍊可为金,色青,照鬼魅犹如石镜,魑魅不…
煅炼 [ duàn liàn ]
(一)、谓冶炼;铸造。(二)、烧熬。(三)、修炼,磨炼;烧炼。(四)、琢磨诗文,以臻精美。(五)、谓以逼供等高压手段…
铜青 [ tóng qīng ]
铜锈;铜绿。
烧炼 [ shāo liàn ]
(一)、谓道教徒烧炉炼丹。(二)、冶炼。
养道 [ yǎng dào ]
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磨炼 [ mó liàn ]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磨炼才干。磨炼意志。也作磨练。
铜落 [ tóng luò ]
铜屑。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赤铜》:「释名:红铜、赤金,屑名『铜落』。」
百炼 [ bǎi liàn ]
(一)、多次锻炼;久经磨炼。(二)、宝刀名。
铜砖 [ tóng zhuān ]
同“铜甎”。砖形铜块。
败铜散 [ bài tóng sàn ]
名称:败铜散 别名:败铜散 组成:化铜旧罐。
銅落 [ tóng luò ]
铜屑。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赤铜》:「释名:红铜、赤金,屑名『铜落』。」
缩锡 [ suō xī ]
古代的一种炼金术,烧炼锡一类金属。
大铜章 [ dà tóng zhāng ]
章的一类,规格一般在60-120之间,由紫铜、黄铜、白铜等以铜为主材料制作而成。
青铜钱 [ qīng tóng qián ]
用青铜铸的钱币,为铜钱中的上品。也泛指一般铜钱。
【词语拼音】tóng liàn
【词语解释】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水浒传》第十四回:“一个人掣两条铜鍊,叫道:‘你们两箇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説。’便把铜鍊就中一隔。”《水浒传》第七六回:“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