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烛 [ diào zhú ]
喻举用贤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
调玉烛 [ diào yù zhú ]
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唐 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大历…
调年 [ diào nián ]
谓四季风雨调匀。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百神嗟仰,千佛称传。荣光动照,玉烛调年。”参见“玉烛。”
玉烛调和 [ yù zhú tiáo hé ]
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
手烛 [ shǒu zhú ]
手执之烛。对树地之大烛(地烛)而言。
椽烛 [ chuán zhú ]
如椽之烛。指大烛。
烛油 [ zhú yóu ]
俗称蜡烛燃点时,受热而溶化成的液态的蜡。 巴金 《家》三五:“灵前一对蜡烛上结了大烛花,烛油继续流下来,堆满了烛台。…
秉烛 [ bǐng zhú ]
拿着燃着的蜡烛:秉烛待旦。秉烛夜游(指及时行乐)。
桂烛 [ guì zhú ]
用桂膏制的烛,亦泛指烛。
龙烛 [ lóng zhú ]
(一)、烛龙神所衔之烛。(二)、指太阳。(三)、以龙为饰之烛。
花烛红妆 [ huā zhú hóng zhuāng ]
花烛:彩色的蜡烛。点上彩色的蜡烛,穿着红艳的礼服。指婚礼。
烛阴 [ zhú yīn ]
传说中的神名。即 烛龙 。《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郭…
烛盘 [ zhú pán ]
带底盘的烛台。可兼盛烛泪。
蜡泪 [ là lèi ]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烛油。
刻蜡 [ kè là ]
刻烛。相传古人在蜡烛上刻度计时。
烛烛 [ zhú zhú ]
形容月光明亮。《文选·苏武<杂诗>之四》:“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吕向 注:“烛烛,月光也。” 前蜀 韦庄 《…
烛花 [ zhú huā ]
蜡烛燃烧时烛心结成的花状物。也指蜡烛的光焰。
烛烬 [ zhú jìn ]
(1).烛燃后的余烬;烛泪。《北史·吕思礼传》:“﹝ 思礼 ﹞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宋 …
灯灺 [ dēng xiè ]
(一)、亦作“灯炧”。灯烛。(二)、谓灯烛将熄。
花蜡 [ huā là ]
即花烛。指彩饰的蜡烛。
坟烛 [ fén zhú ]
大烛。《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 注:“故书坟为蕡。 郑司农 云:蕡烛,麻烛也。 玄…
荧烛 [ yíng zhú ]
(一)、微弱的烛光。(二)、犹明烛。
烛耀 [ zhú yào ]
(一)、燭耀:见“烛燿”。(二)、燭燿:亦作“烛耀”。亦作“烛曜”。照耀。(三)、显耀,显扬。
烛跋 [ zhú bá ]
(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
调疏 [ diào shū ]
(一)、亦作“调疎”。谓阴阳调和,鱼水和谐。指男女交欢。唐 卢纶《王评事驸马花烛诗》之二:“一人女壻万人怜,一夜调疏…
【词语拼音】diào zhú
【词语解释】喻举用贤人。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 相国受书而説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十:“不平不戒,自知非和羹之才;日居月诸,何时观调烛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