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及 [ ěr rú mù jí ]
耳濡目及 见“ 耳濡目染 ”。
枲耳 [ xǐ ěr ]
草名。即卷耳。也称苍耳。
缓耳 [ huǎn ěr ]
(一)、垂耳。(二)、古地名。即儋耳。
槐菌 [ huái jūn ]
即槐耳。生於槐树上的木耳。
目染耳濡 [ mù rǎn ěr rú ]
目染耳濡 见“ 目擩耳染 ”。
充耳 [ chōng ěr ]
(一)、塞住耳朵。(二)、指声音充满耳朵。(三)、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
耸耳 [ sǒng ěr ]
耸耳意思是(1).竖起耳朵。
耳顺 [ ěr shùn ]
(一)、《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入耳 [ rù ěr ]
中听:不入耳。这句话十分入耳。
附耳 [ fù ěr ]
嘴贴近别人的耳边(小声说话):附耳低语。他们俩附耳谈了几句。
鼗耳 [ táo ěr ]
鼗鼓的旁耳。鼗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鼓膜 [ gǔ mó ]
分隔中耳及外耳的薄膜
塔耳堡村 [ tǎ ěr pù cūn ]
塔耳堡村曾名塔耳堡站村。
鞉耳 [ táo ěr ]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李老君 [ lǐ lǎo jūn ]
人名。春秋楚人李耳。参见「李耳」条。
飞耳 [ fēi ěr ]
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鹿耳 [ lù ěr ]
(一)、鹿的耳朵。(二)、见“鹿耳门”。
榆耳 [ yú ěr ]
生在榆树上的木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榆耳,八月采之。”
环瑱 [ huán tiàn ]
(一)、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二)、泛指首饰。
黄耳蕈 [ huáng ěr xùn ]
即黄耳菌。 宋 陆游 《野馈》诗:“黄耳蕈生斋鉢富,白头韭出客盘新。”参见“ 黄耳菌 ”。
命面提耳 [ mìng miàn tí ěr ]
释义 义参「耳提面命」。见「耳提面命」条。
窃铃掩耳 [ qiè líng yǎn ěr ]
释义 义参「掩耳盗铃」。见「掩耳盗铃」条。
马耳射东风 [ mǎ ěr shè dōng fēng ]
释义 义参「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如雷在耳 [ rú léi zài ěr ]
释义 义参「如雷贯耳」。见「如雷贯耳」条。
惊见骇闻 [ jīng jiàn hài wén ]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
【词语拼音】ěr guāi
【词语解释】方言。耳光。 骆宾基 《可疑的人》二:“当他回第一句话的时候,他就被连续地打了七八记耳掴。”亦作“ 耳摑子 ”。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老大的耳掴子就打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