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跑 [ liū pǎo ]
偷偷地跑开。 吴组缃 《山洪》二六:“你们溜跑了也好,进学堂躲壮丁也好,我还是干我的。”
急迸格邦 [ jí bèng gé bāng ]
象声词。清洪昇《长生殿·合围》:“这一员会急迸格邦的弓开月满,那一员会滴溜扑碌的鎚落星寒。”
失溜疎剌 [ shī liū shū là ]
失留疎剌。元杨讷《二郎神·怨别》曲:“失溜疎剌金风送竹频摇。渐渐的黄花瘦。看看的红叶老。”
溜雨 [ liū yǔ ]
从檐沟流下雨水。 清 唐孙华 《寒食日泊舟惠山对雨》诗:“终朝溜雨响潺潺,石径沾泥竟未攀。”
泼泼撒撒 [ pō pō sā sā ]
形容水从容器中散洒出来的样子。《红楼梦》第二四回:“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亦作“泼泼…
闹玩 [ nào wán ]
做游戏;戏耍。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七章:“只见她用扁担钩勾着桶鋬儿,三晃两摇,沉甸甸溜溜平一大桶水,就像闹玩儿似地提…
成年溜辈 [ chéng nián liū bèi ]
方言。犹言一年到头,一辈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成年溜辈菜里连油珠子也没见过的人家,现在,马杓子里吱呀吱…
紧溜 [ jǐn liū ]
重要关头。《红楼梦.第五五回》:「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
提溜秃卢 [ dī liū tū lú ]
形容眼珠转动。明无名氏《僧尼共犯》第二折:“慌的他两头儿低羞篤速,諕的他两眼儿提溜秃卢。”
一溜子 [ yī liū zǐ ]
方言。犹一伙。《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 狄周 的字是説他助着 尤厨子 为恶,合他一溜子,庇护他。”
格格驳驳 [ gé gé bó bó ]
象声词。《金瓶梅词话》第五回:“﹝潘金莲﹞一面咬着衫袖口儿,格格驳驳的响,顺便却溜他一眼儿。”
光出溜 [ guāng chū liū ]
光秃貌。 老舍 《骆驼祥子》七:“象糊好的漂亮纸人还没有安上脚,光出溜的插着两根秸秆那样。”
刷然 [ shuā rán ]
疾速貌。 王鲁彦 《父亲的玳瑁》:“在墙脚跟刷然溜过的那黑猫的影,又触动了我对于父亲的玳瑁的怀念。”
溜步 [ liū bù ]
轻轻地迈小步。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富贵家则自备女舆,行走若飞,谓之飞轿;步碎而软,谓之溜步。”
沁溢 [ qìn yì ]
渗透漫溢。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黄大王传》:“守才 至,命於决溜中下埽,埽不动,塞决甚易。七年,沁溢,堤将溃。”
滴溜打拉 [ dī liū dǎ lā ]
累赘拖沓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他﹞把那腰带上面滴溜打拉佩带的东西,御了下来。”
肩膀 [ jiān bǎng ]
人的胳膊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肩膀儿硬(能担负重大责任)。溜肩膀(比喻不负责任)。
劈溜扑剌 [ pī liū pū là ]
象声词。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我也是个傻弟子孩儿,又不曾吃个,怎么两片口里劈溜扑剌的。”
跑冰 [ pǎo bīng ]
方言。溜冰,滑冰。 萧军 《羊》:“冬天有白得像银子的雪……跑冰……也没有外国人管辖……什么外国人也不敢在那里管我们…
鞭杆溜子 [ biān gǎn liū zǐ ]
方言。雨天屋檐下接水槽中倾泻而下的水流。峻青《老水牛爷爷》:“大雨就像鞭杆溜子似的哗哗地直往下泼。”
黑脖溜粗 [ hēi bó liū cū ]
形容长得粗壮结实。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他爹对保媒的说:‘那小子行,黑脖溜粗的,长个好个子。’”
不顺溜 [ bù shùn liu ]
倒楣、运气差。《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我有些好处,加利赎你回来;若是照前这般不顺溜,只索罢了。」
灰不溜 [ huī bù liū ]
方言。形容灰色。多含贬意。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 刘德山 媳妇代他挑了一个灰不溜的白骟马。”
滑出律 [ huá chū lǜ ]
滑溜。出律,衬字。 元 乔吉 《一枝花·杂情》套曲:“本待做曲吕木头车儿随性打,原来是滑出律水晶毬子怎生拿。”
颠驰 [ diān chí ]
狂奔。《今古传奇》1991年第1期:“就在这个时候,一匹溜缰马发疯似地颠驰而来,眼看已近黑驴的右侧。”
【词语拼音】féi liū liū
【词语解释】形容肥胖滑溜的样子。 邹忠新 黄伯亨 《断头山》:“一年四季难歇手,做完这头做那头,抽空给社里喂牲口,一条母猪喂得肥溜溜。” 克非 《春潮急》五:“贼洞洞里粮食堆得快把囤子胀破了,养的耗子跑出来都肥溜溜一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