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言 [ mì ér bù yán ]
秘而不言(祕而不言) 见“ 祕而不露 ”。
不矜而庄 [ bù jīn ér zhuāng ]
矜:自尊自大;庄:庄重。不自养自大而显得庄重。
不一而足 [ bù yī ér zú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后用以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
不告而别 [ bù gào ér bié ]
没有先行道别即离去。如:「正高兴的时候,他竟不告而别。」
涅而不淄 [ niè ér bù zī ]
niè ér bù zī 涅而不淄 见“ 涅而不緇 ”。
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不教而教 [ bù jiào ér jiào ]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
秘而不露 [ mì ér bù lù ]
mì ér bù lòu 秘而不露(祕而不露)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祕而不露,使 权 得…
述而不作 [ shù ér bù zuò ]
只阐述前人成就,自己不立新义。《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密而不宣 [ mì ér bù xuān ]
指官方封锁秘密而不宣告。如:密而不宣的任务。
质而不野 [ zhì ér bù yě ]
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质而不俚 [ zhì ér bù lǐ ]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满而不溢 [ mǎn ér bù yì ]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泰而不骄 [ tài ér bù jiāo ]
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为态度安详舒泰却不骄傲。
几而不征 [ jī ér bù zhēng ]
查问而不征税。几,通“ 讥 ”。《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
羣而不党 [ qún ér bù dǎng ]
和以处众而不阿私。《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黨。”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黨,助也。君子雖衆,不相…
学而不倦 [ xué ér bù juàn ]
做人要不断学习,而不感到厌烦。
不患寡而患不均 [ bù huàn guǎ ér huàn bù jūn ]
患:忧虑;寡:少,贫穷;均:平均。不忧虑贫穷而忧患不平均。
横而不流 [ héng ér bù liú ]
字面意思为横立于水中,而不随波逐流,比喻有才华而不放纵,出自战国末期楚国屈原所作的《橘颂》中“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比而不周 [ bǐ ér bù zhōu ]
比:勾结。周:团结、相互忠诚。指小人相互勾结而各怀鬼胎。《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乐而不厌 [ lè ér bù yàn ]
喜爱而不厌倦。
挟而不服 [ xié ér bù fú ]
被挟持而不屈服。
威而不猛 [ wēi ér bù měng ]
有威仪而不凶猛。
知而不言 [ zhī ér bù yán ]
明明知道而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