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炸 [ bā yuè zhà ]
【拼音名】Bá Yuè Zhà【别名】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
油炸烩 [ yóu zhá huì ]
即油炸果。《阿英日记·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盐买不着,向‘油炸烩’店匀得半斤,铜元八十枚。”参见“油炸果”。
炸子 [ zhà zǐ ]
一种枪弹。弹头射入人体后爆炸,破坏范围较大。如:白大嫂子 火了,狠狠地道:“那个老王八,该摊个炸子儿。”
董存瑞 [ dǒng cún ruì ]
革命烈士。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担任爆破…
佛成道日 [ fó chéng dào rì ]
释迦佛成道之日,经论有数说。《长阿含经》及《因果经》云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云四月八日、《…
南吕 [ nán lǚ ]
(一)、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二)、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酉仲 [ yǒu zhòng ]
指八月。
腊麪 [ là miàn ]
亦称“腊八麪”。明 时宫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赐食之面。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腊月八日吃腊麪。”清 俞…
桂月 [ guì yuè ]
农历八月。
月酉 [ yuè yǒu ]
建酉之月。指旧历八月。《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咸熙 二年夏,巴郡 文立 从 洛阳 还 蜀,过见 周。周 语次,因…
炮粲 [ pào càn ]
爆竹炸裂的碎片。比喻人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判》:“但点上格子眼,串出四万八千三界,有漏人名,乌星砲粲。”
佛诞日 [ fó dàn rì ]
亦云佛生日,释迦佛诞生之日也。经论中或云二月八日,或云四月八日。《长阿含经》谓二月八日佛出生,《萨婆多论》亦同;《瑞…
炸尾螺 [ zhà wěi luó ]
炸尾螺(Blast-Ended Skrewt) 名字来源:炸尾螺的英文名字是Blast-Ended Skrewt:有…
月均 [ yuè jūn ]
按月平均计算:月均收入八百元。
壮月 [ zhuàng yuè ]
指农历八月。
仲秋 [ zhòng qiū ]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杨根思 [ yáng gēn sī ]
革命烈士。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10月…
正秋 [ zhèng qiū ]
仲秋。农历八月。
剥枣 [ bāo zǎo ]
击落枣实也。枣于八月结实,故转而为阴历八月之别称。《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传:「剥,击也。」释…
八辈蚕 [ bā bèi cán ]
一年八熟的蚕名。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俞益期《牋》曰:‘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永…
供月儿 [ gōng yuè ér ]
旧俗于阴历八月十五夜,陈设月饼、鲜果等以祭月,称为供月儿。
田牛 [ tián niú ]
耕牛。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
八月槎 [ bā yuè chá ]
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
裂叶风 [ liè yè fēng ]
指农历八月所刮的秋风。
弦月 [ xián yuè ]
呈半圆形的月亮。指农历初七、八或廿二、三之月。
【词语拼音】bā yuè zhà
【词语解释】【拼音名】Bá Yuè Zhà【别名】预知子、狗腰藤、八月瓜、八月扎、腊瓜【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或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var.australis (Diels) Rehd.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晒干,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原形态】1.白木通:落叶或半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枝条灰褐色或灰色,有条纹,皮孔明显。三出复叶3-7枚,簇生短枝端,叶柄细长,有条纹;小叶3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方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中央凹入,基部圆形、宽楔形或稍心形,全缘或略呈浅波状,上面略具光泽,下面淡粉白色。春夏开紫红色花,单性同株,总装花序长达13厘米,总梗细长;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有1-3朵;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有20-30朵;雄花花被3,雄蕊6,花丝三角形,中央有退化雄蕊3或4;雌花较大,有退化雄蕊6,无花丝,有雄蕊3-6,离生,子房长方状圆筒形,稍弯曲,上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熟时木化,蓇葖肉质,浆果状,长圆筒形,长约8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紫色,果皮厚,果肉多汁,白色,8-9月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呈扁椭圆形,红棕色,长5-6毫米,有光泽。2.三叶木通:形态与上种相近,但小叶较薄,边缘浅裂或呈波状。【性状】本品呈肾形或长椭圆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1.5~3.5cm。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顶端钝圆,基部有果梗痕。质硬,破开后,果瓤淡黄色或黄棕色;种子多数,扁长卵形,黄棕色或紫褐色,具光泽,有条状纹理。气微香,味苦。【炮制】洗净,晒干。用时打碎。【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胆、胃、膀胱经。【功能主治】疏肝,补肾,止痛,利尿,杀虫。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