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竭 [ bēng jié ]
谓山崩川竭。语本《国语·周语上》:“三川竭, 岐山 崩。”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千沟万壑 [ qiān gōu wàn hè ]
(一)、形容沟壑极多。(二)、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窅阒 [ yǎo qù ]
幽静。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见其寺沉沉直坠壑底,以为光从窅闃中上腾,乃鼯栖虺伏之窟,及至而犹然…
寻壑 [ xún hè ]
沿着婉蜒溪水进山谷。寻:沿着,顺着。壑:本义:深谷,深沟。
列壑 [ liè hè ]
排列山谷也。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列壑争讥,攒峯竦诮。」
畎壑 [ quǎn hè ]
泛指田野。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笺诣右军建平王》:“﹝ 淹 ﹞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南朝 梁 江淹 《从…
建瓴高屋 [ jiàn líng gāo wū ]
建瓴高屋 同“ 高屋建瓴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意以 中国 为壑,建瓴高屋,坌涌来源,水势将自此益大,…
缝衣 [ féng yī ]
(1).缝掖之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缝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
沟中之瘠 [ gōu zhōng zhī jí ]
瘠:腐烂的肉。指因贫困而流落荒野或死于沟壑的人。
寸资 [ cùn zī ]
微少的资财。 宋 朱熹 《述怀》诗:“夙怀本林壑,灌园无寸资。”
昂霄 [ áng xiāo ]
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新唐书·房玄龄传》:“僕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浄宇 [ jìng yǔ ]
佛寺。 金 元好问 《龙潭》诗:“窈窕转幽壑,突兀开浄宇。”
湫淤 [ qiū yū ]
积滞不通。明 李东阳《九日柬敷五》诗:“林壑费躋厉,城市多湫淤。”
雾壑 [ wù hè ]
犹雾海。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荐水涵元,湛驪宫於雾壑。” 唐 李乂 《奉和春日幸望春…
寘壑谷 [ zhì hè gǔ ]
亦作“寘沟壑”。谓死。人死埋于地下,故称。多作自谦之词。
万壑争流 [ wàn hè zhēng liú ]
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形容山中胜景。
彌年 [ mí nián ]
经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制曰》:「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一丘壑 [ yī qiū hè ]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大鵹 [ dà lí ]
传说中为 西王母 取食的三青鸟之一。《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 王母之山 、 壑山 、 海山 ……有三青鸟,赤首黑…
朱敦儒 [ zhū dūn rú ]
南宋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秘书省正字、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受秦桧笼络,任鸿胪少卿。秦桧死…
一丘一壑 [ yī qiū yī hè ]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含汙忍垢 [ hán wū rěn gòu ]
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鼇丘 [ áo qiū ]
海上仙山。唐 王勃《拜南郊颂》序:“负鼇丘而峻壁,据黿壑而深沟。”
士儒 [ shì rú ]
文人,读书人。 清 林昌彝 《市价行》:“老弱转沟壑,士儒罹网罟。”
联猭 [ lián chuān ]
奔走。《文选·张衡<西京赋>》:“毚兔联猭,陵峦超壑。” 薛综 注:“联猭,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