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堤 [ liǔ dī ]
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僕人…
隋家柳 [ suí jiā liǔ ]
即 隋堤 柳。
年柳 [ nián liǔ ]
谓春柳。唐太宗《春池柳》诗:“年柳变池臺,隋堤曲直迴。”
板渚隋堤 [ bǎn zhǔ suí dī ]
指 板渚 津和 隋堤 柳,谓古渡岸柳的宜人景色。
柳隄 [ liǔ dī ]
亦作“ 柳堤 ”。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
柳堤苑 [ liǔ dī yuàn ]
岸埽 [ àn sào ]
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新翠 [ xīn cuì ]
犹新绿。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隋堤柳 [ suí dī liǔ ]
隋炀帝 时沿 通济渠、邗沟 河岸所植的柳树。
隋堤 [ suí dī ]
隋炀帝 时沿 通济渠、邗沟 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 隋堤。
苏公隄 [ sū gōng tí ]
宋朝苏轼所筑的堤。简称为「苏堤」:(1)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南自南屏山,北接岳王庙,桃柳夹堤,风景绝胜,有苏堤…
乌柳 [ wū liǔ ]
柳树的一种。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马烽《三年早知道》:“另外还计划在渠堰上植两行乌柳,既巩固了堤堰,每年又能收割大批…
梁苑隋堤 [ liáng yuàn suí dī ]
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与 隋炀帝 开 运河 所筑的大堤。后以“梁苑隋堤”为吟咏历史胜迹之典。唐 韩琮《杨柳枝》诗…
金堤 [ jīn dī ]
亦作“ 金隄 ”。 1.坚固的堤堰。后作为堤堰的美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媻姗勃窣,上金隄。” 颜师古 注:“…
下埽 [ xià sào ]
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
堤堰 [ dī yàn ]
堤坝;堤:整修堤堰。
苏公堤 [ sū gōng dī ]
(一)、亦称“苏堤”。亦称“苏隄”。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中。北宋 元祐 年间,苏轼 知 杭州 时,疏浚 西湖,…
吹紫 [ chuī zǐ ]
吹箫或笛。因箫笛多以紫竹为之,故称。 宋 梅尧臣 《历阳过杜挺之》诗:“去约河堤春柳动,与君吹紫步徘徊。”
障堤 [ zhàng dī ]
堤防,堤坝。
圩防 [ xū fáng ]
堤防,堤堰。
蚁穴坏堤 [ yǐ xué huài dī ]
yǐ xuè huài dī 蚁穴坏堤(蟻穴壞堤) 见“ 蚁穴溃堤 ”。
白沙堤 [ bái shā dī ]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绿杨荫里白沙堤。——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压脚棱体 [ yā jiǎo léng tǐ ]
位于堤坝或者防波堤两侧低端的块石,规格可以在60kg-100kg之间,可以防止堤坝或防波堤的堤心石或垫层石滑移。
戗堤 [ qiàng dī ]
抢救渗漏或加强堤坝时,于堤坡外面加帮的堤。其顶低于正堤顶,顶面叫戗台。
堤埽 [ dī sào ]
堤和埽。亦泛指堤坝。
【词语拼音】liǔ dī
【词语解释】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僕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隄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红楼梦》第五九回:“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説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