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浑仪 [ tóng hún yí ]
即浑天仪。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八:“元祐 四年三月己卯,铜浑仪新成,盖 苏子容 所造也,古谓之浑天仪。”亦省称“铜…
浑天仪 [ hún tiān yí ]
浑象和浑仪的统称。浑象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天空所见星象的仪器,类似现在的天球仪,东汉时张衡创制。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星辰…
上浑仪 [ shàng hún yí ]
北宋 时的一种计时器。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太平兴国 中, 蜀 人 张思训 製上浑仪,其製与旧仪不同,最…
浑仪 [ hún yí ]
古代一种天文仪器,由一组圆环构成,设计成表示天球的若干重要位置,并将其极轴调到子午圈和地平圈之内
浑天体 [ hún tiān tǐ ]
指浑天仪。
铜浑 [ tóng hún ]
见“铜浑仪”。
玉仪 [ yù yí ]
(一)、浑天仪的别名。(二)、美好的仪容。
候仪 [ hòu yí ]
即浑天仪。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
浑象 [ hún xiàng ]
我国古代表示天象运转的仪器,相当于现代的天球仪。也叫浑天仪。
仪度 [ yí dù ]
(一)、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二)、礼仪法度。(三)、仪容风度。
横箫 [ héng xiāo ]
古代浑天仪中可以测望星宿的器件。
望筩 [ wàng yǒng ]
附在浑天仪上的一种窥管,用以观察天体。
浑天 [ hún tiān ]
(一)、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
测揆 [ cè kuí ]
测度。《隋书·天文志上》:“浑天象者,其制有机而无衡……不如浑仪,别有衡管,测揆日月,分步星度者也。”
金徒 [ jīn tú ]
古代浑天仪上抱箭指时的胥徒像。用金铸成,故称。
璇玑 [ xuán jī ]
古时一种天文仪器,浑天仪妙尽璇机之正。——《后汉书·张衡传》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
景表 [ jǐng biǎo ]
测日影的仪器。《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乃以太子中允 沉括 提举司天监,始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
简仪 [ jiǎn yí ]
元代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创制的一种天文仪器,用来测定天体的位置。是从浑天仪简化改进而来。
相风铜乌 [ xiāng fēng tóng wū ]
铜质乌形的候风仪。《三辅黄图·台榭》:“郭延生《述征记》曰:‘长安宫南有灵臺,高十五仞,上有浑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
运变 [ yùn biàn ]
运行变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九代贞观,不絶司历。”
检局 [ jiǎn jú ]
拘束,约束。《新唐书·柳浑传》:“召拜监察御史,臺僚以仪矩相绳,而 浑 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 宋 刘敞 《赏阁…
彤幢 [ tóng zhuàng ]
用于仪仗的赤色旗帜。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诗:“彤幢絳旃紫纛旛,炎官热属朱冠褌。”
沌沌浑浑 [ dùn dùn hún hún ]
水波相随貌。《文选·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浑焞 [ hún tūn ]
浑焞又,浑浑焞焞,病状名。形容听觉失聪,反应迟钝之症。
浑身 [ hún shēn ]
全身:浑身是汗。浑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使出浑身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