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丁 [ mù dīng ]
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牧场官役》:“凡牧马别其騍马、騸马以为羣,羣无过四百匹,设牧长、牧副、牧…
牧主 [ mù zhǔ ]
牧区中占有牧场、牲畜,雇用牧工的人。
供食 [ gōng shí ]
供给食物。《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牧羊犬 [ mù yáng quǎn ]
拼音:mù yáng quǎn 解释:专业从事放牧工作的犬,我们称之为“牧羊…
卷绶 [ juàn shòu ]
卷束绶带。谓官吏辞职。《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庆州牧书》:“必欲卷綬避贤,辞病收迹。”
牧笛 [ mù dí ]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
田牧 [ tián mù ]
(一)、农业和牧业。(二)、指从事农牧生产。(三)、指畜牧。(四)、打猎与放牧。
牧子 [ mù zǐ ]
放牧的人;牧童。
盈成 [ yíng chéng ]
(一)、完满。多指帝业。《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续…
载畜量 [ zài chù liàng ]
指放牧期间,一定面积牧地所担负放牧牲畜的头数。
牧养 [ mù yǎng ]
(1).养育,抚养。《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 尹知章 注:“牧养,谓其人不能自存。”《明史·…
牧工 [ mù gōng ]
受雇放牧的人;牧场工人。
犊木子 [ dú mù zǐ ]
即 牧犊子。参见“牧犊子”。
休牧 [ xiū mù ]
为了使牧场的牧草恢复生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放牧。
汛防 [ xùn fáng ]
巡逻防守。《清史稿·藩部传二·乌珠穆沁》:“雍正 九年,议剿 噶尔丹策凌,詔徵 乌珠穆沁 西各 扎萨克 兵三千驻 乌…
犊沐子 [ dú mù zǐ ]
即 牧犊子。参见“牧犊子”。
力墨 [ lì mò ]
即 力牧。参见“力牧”、“力黑”。
牧犊 [ mù dú ]
(一)、牧牛,放牛。(二)、见“牧犊子”。
禁牧 [ jìn mù ]
为了使牧场的牧草恢复生长,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放牧。
牧长 [ mù cháng ]
(一)、犹牧主。(二)、牧场的长官。
王鼎 [ wáng dǐng ]
相传 禹 收九牧之金,铸为九鼎。 三代 时以为传国之宝器。后以“王鼎”谓帝业。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
牧歌 [ mù gē ]
牧人、牧童放牧时唱的歌谣,泛指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
廐牧 [ jiù mù ]
(一)、亦作"厩牧"。(二)、饲养和放牧。
先牧 [ xiān mù ]
牧马创始人,后奉为司牧之神。
牧户 [ mù hù ]
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词语拼音】jiǔ mù
【词语解释】(1).九州之长。《周礼·秋官·掌交》:“九牧之维。” 郑玄 注:“九牧,九州之牧。”《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 郑玄 注:“每一州之中,天子选诸侯之贤者以为之牧也。”(2).指地方长官。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小犹 管 、 晏 ,大可 召 、 毕 。中列三品,外倡九牧。”(3).即九州。《荀子·解蔽》:“ 文王 监於 殷紂 ,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 吕望 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杨倞 注:“九牧,九州也。”《史记·孝武本纪》:“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后汉书·孔融传》:“以九牧之地,千八百君。” 李贤 注:“以九州之人养千八百君也。” 宋 陆游 《送黄文叔守福州》诗:“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参见“ 九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