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 dì liù cì wù zhǒng dà miè jué ]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简介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由人类活动引发,具…
更新世 [ gēng xīn shì ]
更新世,故地理学名词,是第四纪的第一个世,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更新世冰川作用活跃。详细解释 英文 更新世 Pl…
油彩蛙 [ yóu cǎi wā ]
油彩蛙 -介绍 巴勒斯坦油彩蛙(Discoglossus nigriventer),又名以色列铃蛙或巴勒斯坦铃蛙,是…
侏罗纪 [ zhū luó jì ]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时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
考拉 [ kǎo lā ]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生活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
爪哇犀牛 [ zhǎo wā xī niú ]
爪哇犀牛(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牛是近亲。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奇蹄目犀科…
叉斑狐猴 [ chā bān hú hóu ]
叉斑狐猴 - 简介 这种动物的头部不停地上下晃动,就好像在点头一样,另外它们还有一副大嗓门。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一种有…
地质年代 [ dì zhì nián dài ]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
叉斑鼠狐猴 [ chā bān shǔ hú hóu ]
叉斑鼠狐猴 -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叉斑鼠狐猴 拉丁文学名:Phaner furcifer 命名人和年代:Blain…
动物走私 [ dòng wù zǒu sī ]
动物走私 - 简介 英国《独立报》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调查,于2011年3月6日公布了全球动物走私报告。动物走私正成为仅…
奥斯威辛集中营 [ ào sī wēi xīn jí zhōng yíng ]
摘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此修建了欧洲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小镇…
翼龙海滩 [ yì lóng hǎi tān ]
翼龙海滩是指在法国西南部远古泻湖纹理清晰的石灰岩沉积层中发现的翼龙起飞着陆时的痕迹。这是科学家首次确定由远古翼龙在降…
海胆 [ hǎi dǎn ]
海胆Echinoidea,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分2亚纲,22目。化石种约5000种。现生种800种,分隶于225…
牛瘟 [ niú wēn ]
牛瘟(俗称烂肠瘟或胆胀瘟等)是牛瘟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黏膜特别是以消化道黏膜炎性…
海洋酸化 [ hǎi yáng suān huà ]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 )是指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CO2),使海水正在逐…
美国鸟类 [ měi guó niǎo lèi ]
《美国鸟类》拍出730万英镑 成为史上最贵图书 《美国鸟类》 - 图书简介 《美国鸟类》中描绘的大火烈鸟 在这本高达…
东京异种 [ dōng jīng yì zhǒng ]
日本限制级恐怖片《东京异种》日前发布了第一段预告片,预告片的前一小部分内容十分激情,影片的女主角是日本大名鼎鼎的AV…
紫杉 [ zǐ shān ]
紫杉又称红豆杉、赤柏松、常绿乔木地栽高达25米,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集观赏和药…
尾牙 [ wěi yá ]
尾牙 - 简介 尾牙宴 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源自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习俗,到…
苏联解体 [ sū lián jiě tǐ ]
苏联解体后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
常用字 [ cháng yòng zì ]
常用字是在普通读物,如报纸、非专业领域的杂志期刊或通俗小说书籍之类中,常见的「字」,通常以每个字出现的「次数」决…
第三浪潮 [ dì sān làng cháo ]
概述 第三浪潮(The Third Wave),是公元1967年4月的第一整周(4月3日~7日,周一~周五)内,美国…
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 [ zhōng yāng diàn shì tái wǎng luò chūn wǎn ]
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 -概述 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是继28年中央电视台传统春晚之后,中国网络电视台首次推出的网络春晚。从…
救命书包 [ jiù mìng shū bāo ]
救命书包 - 概述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蔡锦成老师,身着夹克、背上背着一个有点下垂的黑色双肩包,里面装的不是书,…
九九 [ jiǔ jiǔ ]
(一)、算术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
【词语拼音】dì liù cì wù zhǒng dà miè jué
【词语解释】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简介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由人类活动引发,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污染等因素,造成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到21世纪末,预计全球变暖会导致1/2的植物面临生存威胁,超过2/3的维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专家警示,人类应尽快认识到这一现状,面对可能来临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7月18日,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也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物种大灭绝时期。甚至有国外学者认为,当代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要快1000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这其中包括12%的鸟类、23%的兽类、32%的两栖类、25%的裸子植物、52%的苏铁类和42%的龟鳖类。 造成原因 马达加斯加一种名为德氏小鸊鷉(Alaotra grebe)的湿地鸟类如今已灭绝,不少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推断出地球正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据悉,此前地球已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距今最近的第五次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时共导致20%的陆地脊椎动物、16%的海洋生物以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死亡。不过,前五次生物灭绝事件都是因环境因素所致,而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则是因人为因素。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然而,因受人类的干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至1000倍。此外,在过去的1600年里,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生物学家表示,造成德氏小鸊鷉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当地居民将肉食性鱼类引入德氏小鸊鷉的栖息地,从而导致这种水鸟的数量大幅降低;第二则是人为捕捉进一步压缩了德氏小鸊鷉的种群数量,进而加速了该鸟类的灭亡。此外,科学家发现马达加斯加地区其他鸟类物种也在不断消失。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表明地球生物种类正不断减少,地球或将引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状态 灭绝后的海洋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