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窝 [ chū wō ]
离家也。窝,穴居之处,转谓居室等。宋、刘克庄〈六和次韵实之春日〉诗:「艰虞夷甫方谋窟,老懒尧夫少出窝。」
木处 [ mù chù ]
犹巢居。《庄子·齐物论》:“民溼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 唐 韩愈 《原道》:“木处而…
偏然 [ piān rán ]
1.犹偏其也。《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敌而予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苏舆曰:「案,偏然…
武夷君 [ wǔ yí jūn ]
古代传说中 武夷山 的仙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武夷君 用乾鱼。”司马…
夷落 [ yí luò ]
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刘逵 注:“陬…
夷人 [ yí rén ]
(一)、指古代 中国 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书·泰誓中》:“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孔颖达 疏:“昭 二十四年《…
河伯 [ hé bó ]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庄子·秋水》:“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履险 [ lǚ xiǎn ]
亦作“ 履嶮 ”。身处险境。 晋 孙绰 《庾冰碑》:“履险思夷,处满思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
夷届 [ yí jiè ]
终止;止息。《诗·大雅·瞻卬》:“蟊贼蟊疾,靡有夷届。”郑玄 笺:“届,极也。其为残酷痛疾於民,如蟊贼之害禾稼然,为…
安之若泰 [ ān zhī ruò tài ]
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卉衣 [ huì yī ]
(1).即卉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赞》:“百蛮蠢居,仞彼方徼。鏤体卉衣,凭深阻峭。” 李贤 注:“卉衣,草服也。…
夷漫 [ yí màn ]
(一)、漫灭;磨平。《文选·潘岳<西征赋>》:“所谓 尚冠、脩成 ……皆夷漫涤荡,亡其处而有其名。”吕向 注:“夷漫…
夷粹 [ yí cuì ]
平和纯正。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新…
正棺 [ zhèng guān ]
将死人小敛之后,移放到堂上。《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何休 注:“正棺者,象既小敛夷於堂。…
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啓处 [ qǐ chǔ ]
谓安居。《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毛 传:“启,跪;处,居也。”《后汉书·樊準传》:“东西诛战,不…
启处 [ qǐ chǔ ]
谓安居。《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毛 传:“启,跪;处,居也。”《后汉书·樊準传》:“东西诛战,不…
麻衣道者 [ má yī dào zhě ]
宋时善相术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钱若水为举子时,见陈希夷於华山……希夷初谓若水有仙风道骨,意未决,命老僧者…
希夷 [ xī yí ]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首阳 [ shǒu yáng ]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授政 [ shòu zhèng ]
授予帝位。《史记·伯夷列传》:“尧 将逊位,让於 虞舜,舜 禹 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
清概 [ qīng gài ]
犹清操。 汉 王粲 《吊夷齐文》:“守圣人之清概,要既死而不渝。”《新唐书·忠义传上·张道源》:“﹝ 张楚金 ﹞有清…
恬淡自若 [ tián dàn zì ruò ]
对什么事不过分的看重,遇事能够安然处之。
抽像画 [ chōu xiàng huà ]
与自然物像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
僝陋 [ chán lòu ]
虚弱衰微。梁启超《治始于道路说》:“然而瞩於其墟,游观其閭市,遂信其人功之无精英,工儒之无魁桀,百室万货之呰败,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