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篚 [ gòng fěi ]
(一)、《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 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於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晋 …
贡纳 [ gòng nà ]
纳贡,进贡。
例贡生 [ lì gòng shēng ]
清代六堂课试之一。廪生、增生、附生、及监生之俊秀者捐纳银米,准为贡生者。或称例监生。见「贡生」条。《清会典·国子监》…
服贡 [ fú gòng ]
周 代九贡之一。进贡丝麻织品。《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七曰服贡。”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
贡计馆 [ gòng jì guǎn ]
地方派遣进京贡献方物的人的住所。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则作为各州府应选士子的住所。
优拔 [ yōu bá ]
优贡和拔贡。
贡籍 [ gòng jí ]
贡士名册;贡士行列。
奉币 [ fèng bì ]
犹进贡。《汉书·公孙弘传》:“远方之君莫不説义,奉币而来朝,此和之极也。”
包贡 [ bāo gòng ]
(1).《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谓包裹橘柚而进贡天子。后以“包贡”指进贡。 宋 黄庭坚 《送张谟河东漕使》诗…
选贡 [ xuǎn gòng ]
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 明 代在岁贡之外考选学行兼优者充贡,称选贡。《明史·选举志一》:“ 弘治 中, 南…
班贡 [ bān gòng ]
确定献贡次序,亦指依次献贡。《左传·昭公十三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杨伯峻 注:“班贡,定贡献之次序。班,…
恩贡 [ ēn gòng ]
明 清 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
土贡 [ tǔ gòng ]
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语出《书·禹贡》:“禹 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书·匈奴传下》:“物土贡,…
贡奉 [ gòng fèng ]
向朝廷或官府贡献物品;进贡。
蹶角受化 [ jué jiǎo shòu huà ]
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
贡赐 [ gòng cì ]
(一)、纳贡与赏赐。(二)、犹进贡。
海错 [ hǎi cuò ]
《书·禹贡》:“厥贡盐絺,海物惟错”。
导行费 [ dǎo xíng fèi ]
汉 代,地方进贡朝廷,须先另送物品给中署,谓之导行费,与后来的“门包”略同。
正贡 [ zhèng gòng ]
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今年正贡须赴京廷试。”
任土 [ rèn tǔ ]
(一)、见“任土作贡”。(二)、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贡砚 [ gòng yàn ]
亦作“贡研”。充作贡品的砚台。
白羊酒 [ bái yáng jiǔ ]
宋 时名酒之一。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初贡团茶及白羊酒,惟现任两府方赐之。”
来享 [ lái xiǎng ]
(一)、亦作“来饗”。谓鬼神前来接受祭祀,歆享供品。(二)、谓远方诸侯前来进献贡物。
锡贡 [ xī gòng ]
谓待天子有令而后进贡。有别于常贡。
贡焙 [ gòng bèi ]
即贡茶。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袁高》:“案 唐 制:湖州 造贡茶最多,谓之‘顾渚 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
【词语拼音】fāng gòng
【词语解释】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诗:“传詔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宋 曾巩 《赐高丽诏》:“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