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檄 [ fēi xí ]
(一)、速递檄文。《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新唐书·裴寂传》:“寂 无它才…
檄羽 [ xí yǔ ]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楯墨 [ dùn mò ]
《北史·文苑传·荀济》:“济 初与 梁武帝 布衣交,知 梁武 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后因…
檄文 [ xí wén ]
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盾墨 [ dùn mò ]
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
羽檄 [ yǔ xí ]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
羽檄交驰 [ yǔ xí jiāo chí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剐刻 [ guǎ kè ]
犹残杀。 黎元文 《檄山东文》:“屠戮之惨,剐刻之酷,无异 嘉定 、 扬州 。”
驰檄 [ chí xí ]
迅速传送檄文。《后汉书·孔融传》:“ 融 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使檄 [ shǐ xí ]
掌檄文之职也。唐、柳宗元〈唐故尚书户部郎中魏府君墓志〉:「始任讐校,篇籍有光,仍授使檄,讦谟用扬。」
羽檄飞驰 [ yǔ xí fēi chí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比喻军情紧急。
长檄 [ cháng xí ]
(一)、长牒。给行远路者以某种证明的文书。《后汉书·安帝纪》:“其各勑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
符移 [ fú yí ]
符教移檄等官府征调敕命文书的统称;行文书于不相统属的官署。
露板 [ lù bǎn ]
(一)、亦作“露版”。指奏章。因其不缄封,故称。(二)、檄文或告捷文书。
走檄 [ zǒu xí ]
(一)、紧急发送文书。唐 武元衡《塞下曲》:“走檄召都尉,星火勦 羌 狄。”宋 苏舜钦《太子太傅韩公行状》:“转运使…
被檄 [ bèi xí ]
指被征召。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露布 [ lù bù ]
(一)、古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二)、也叫露板(版)。古指檄(xí)文、捷报等。
虐民 [ nüè mín ]
残害人民。《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利舸 [ lì gě ]
轻快之舟也。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轻舠利舸,便习者多。」
传檄而定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上宠 [ shàng chǒng ]
在上者所予之宠爱。三国魏、锺会〈檄蜀文〉:「壹等穷踧归命,犹加上宠。」
仇虏 [ chóu lǔ ]
指被俘的敌手。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朝为仇虏,夕为上将。”
暴令 [ bào lìng ]
残暴的法令。黎元洪《檄山东文》:“﹝ 满清 ﹞三百年来,暴令苛政,罄竹难书。”
鸡毛文书 [ jī máo wén shū ]
紧急传递的书信。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汉书·光武纪》注引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此今鸡毛文书…
阮元瑜 [ ruǎn yuán yú ]
阮瑀,字 元瑜。为 曹操 掌记室,善军国书檄。后因以喻指执掌文书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