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会 [ yú lán pén huì ]
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有斋僧、拜忏、放焰口等活动。[盂兰盆,梵ullambana]
佛事 [ fó shì ]
指僧尼拜忏的事情:做佛事。
随犯忏悔 [ suí fàn chàn huǐ ]
指犯了过错随即忏悔。
告解 [ gào jiě ]
和好圣事sacramentofreconciliation,也称告解圣事sacramentofconfession(…
斋事 [ zhāi shì ]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
虔心 [ qián xīn ]
(一)、虔诚的心:一片虔心。(二)、虔诚:虔心忏悔。
忏悔 [ chàn huǐ ]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rd…
苦行赎罪 [ kǔ xíng shú zuì ]
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图录 [ tú lù ]
(一)、古文物、艺术品的图像集录。(二)、亦称图箓图忏命之书。
信鼓 [ xìn gǔ ]
佛教礼忏时击鼓以唤起虔敬信仰之心,故称此鼓为信鼓。
开忏 [ kāi chàn ]
谓开始诵经拜忏的活动。《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这回起建水陆道场,开懺的那一天, 宝小姐 到场,只吃了一顿饭,就捐了…
法事 [ fǎ shì ]
(一)、也叫佛事。指佛 道徒拜忏、打醮等事情。(二)、指巫师、术士“作法”捉妖驱邪。
水陆道场 [ shuǐ lù dào chǎng ]
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宋苏轼《释迦文佛颂》引:“…
佛会 [ fó huì ]
(一)、佛菩萨圣众会聚的地方。(二)、礼佛的法会。包括念佛、诵经、拜忏、唱赞等内容。
梁皇忏 [ liáng huáng chàn ]
佛教书《慈悲道场忏法》的别称。相传 梁武帝 初为 雍州 刺史时,夫人 郗氏 性酷妒,病死。
超度 [ chāo dù ]
佛教或道教指僧、尼或道士为死者诵经拜忏。说这样做可以使死者的鬼魂超脱苦难。
身火 [ shēn huǒ ]
佛教语。指人欲。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为建涅槃忏启》:“慧雨微垂,即灭身火;梵风纔起,私得清凉。”
作白 [ zuò bái ]
佛─忏悔、羯磨。《楞严经注》:「梵言羯磨,华言作白,言受戒三番,每月自白其所犯,作白者另其自白也。」
宝忏 [ bǎo chàn ]
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忏,梵语的省译。《水浒传》第七一回:“道士齐宣宝懺,上瑶臺酌水献花。”
高梵 [ gāo fàn ]
高诵佛经之声。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高梵宛转,寧止震木遏云;清桴遥奕,非直腾鱼御马。”
吞贜 [ tūn zāng ]
犹贪赃。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或盗人园实,或偷人芻豢,弱性蒙心,随喜讚悦,受分吞贜,皎然不昧。”
水忏 [ shuǐ chàn ]
佛教经文之一。又叫慈悲水忏。据说是 唐 代 悟达禅师 遇异僧用水替他洗好面疮后,为报恩而作。
三十五佛 [ sān shí wǔ fú ]
拼音:sān shí wǔ fó 解释:“三十五佛” 指常住十方…
五盖 [ wǔ gài ]
佛教称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大智度论》卷十七:“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
礼忏 [ lǐ chàn ]
佛教语。谓礼拜佛菩萨,诵念经文,以忏悔所造之罪恶。通称拜忏。《梁书·处士传·庾詵》:“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