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珠 [ qióng zhū ]
(一)、玉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文梓共採,琼珠交赠。”宋 洪迈《夷坚支志癸·邹氏小儿》:“郡士 邹…
珠徙珠还 [ zhū xǐ zhū huán ]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明…
珠蚌 [ zhū bàng ]
(一)、珍珠牡蛎的俗称。数种燕蛤属及珠母贝属的大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之任一种,经常产生珍珠。(二)、珠蚌属或有关属的…
拊膺顿足 [ fǔ yīng dùn zú ]
拊膺顿足(拊膺頓足)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明 沉鲸 《双珠记·母子分珠》:“嘆骨肉拊膺顿足,曷胜哀痛。”
鼈珠 [ biē zhū ]
《吕氏春秋·本味》:“醴水 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陈奇猷 校释:“皮有珠文。”《山海经·东山经》引作“﹝…
掌上之珠 [ zhǎng shàng zhī zhū ]
捧在手上的一颗珍贵珠子。比喻极受宠爱珍视的人,通常指爱女。《儒林外史.第一零回》:「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鲁…
佛顶珠 [ fó dǐng zhū ]
(1).比喻懒散呆滞、推拨不动的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井珠》:“凡纳婢僕,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
甓社珠 [ pì shè zhū ]
相传 宋 孙觉 在 甓社湖 边夜坐,忽窗明如昼,循湖求之,见一大珠,其光烛天。当年 孙觉 登第。 宋 张表臣 《呈以…
绀珠 [ gàn zhū ]
相传 唐 开元 间宰相 张说 有绀色珠一颗,或有遗忘之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焕然明晓,因名记事珠。见…
灵蛇珠 [ líng shé zhū ]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
珠尘 [ zhū chén ]
轻细如尘的青砂珠。传说为仙药,人服之可长生。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凭霄雀﹞常游 丹海 之际,时来 苍梧 …
径寸珠 [ jìng cùn zhū ]
直径一寸的大珠。《韩诗外传》卷十:“若寡人之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无寳乎?”《三…
擂盘珠 [ léi pán zhū ]
旧时俗谚称初来的婢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井珠》:“凡纳婢僕,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
六宝 [ liù bǎo ]
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
寒珰 [ hán dāng ]
指光润的耳珠。 元 袁桷 《红梅赋》:“弃明月之寒璫,缀飞琼以为琲。”
抵牛 [ dǐ niú ]
触人的牛。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十七:“盖闻百廛之市,不畜噬犬;八家之井,不畜觝牛。”
觝牛 [ dǐ niú ]
触人的牛。明 刘基《拟连珠》之三十七:“盖闻百廛之市,不畜噬犬;八家之井,不畜觝牛。”
蛇雀之报 [ shé què zhī bào ]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
蛇珠雀环 [ shé zhū què huán ]
同“蛇雀之報”。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説不止蛇珠雀環之可笑也。”
珠喉 [ zhū hóu ]
圆转如珠的歌喉。宋 杨亿《夜宴》诗:“鹤盖留飞舄,珠喉怨落梅。”明 张凤翼《红拂记·越府宵游》:“试新声,奏商杂管更…
珠宫 [ zhū gōng ]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
连珠合璧 [ lián zhū hé bì ]
连珠合璧(連珠合璧) 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以“连珠合璧”比喻美好的事物汇聚一起。 …
珠子菊 [ zhū zi jú ]
菊花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菊》﹝集解﹞引 苏颂 曰:“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
珠鳖 [ zhū biē ]
亦作“ 珠蟞 ”。龟的一种,其足有珠。《山海经·东山经》:“ 澧水 出焉,东流注于 余泽 ,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
珠厓 [ zhū yá ]
亦作“珠崖”。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