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慎 [ kǎo shèn ]
审慎考察。《诗·大雅·桑柔》:“秉心宣犹,考慎其相。” 宋 王安石 《提转考课敕词》:“然非夫任事之臣,躬率以正而考…
顺虑 [ shùn lǜ ]
审慎地考虑,顺,通“慎”。
详寻 [ xiáng xún ]
审慎查考。
谨思 [ jǐn sī ]
谨慎思考。
详虑 [ xiáng lǜ ]
慎重考虑。
慎思之 [ shèn sī zhī ]
谨慎地思考。
详计审处 [ xiáng jì shěn chǔ ]
详细考虑,审慎选择。
熟思审处 [ shú sī shěn chǔ ]
反复思考,审慎筹划。
谨察 [ jǐn chá ]
严密观察;谨慎考察。
再思 [ zài sī ]
再度思考。表示慎重的意思。
瞻前虑后 [ zhān qián lǜ hòu ]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深思慎取 [ shēn sī shèn qǔ ]
做事要深入思考,谨慎采取办法。
慎终 [ shèn zhōng ]
(一)、事情开始时就慎重考虑后果。指谨慎从事。(二)、居丧尽礼。《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揣冒昧 [ bù chuǎi mào mèi ]
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不理性 [ bù lǐ xìng ]
不冷静,没有经过审慎思考就付诸于行动。
心细如发 [ xīn xì rú fà ]
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慎思守志 [ shèn sī shǒu zhì ]
指慎重思考,坚持原则,严于职守,秉公办案。
冲昏头脑 [ chōng hūn tóu nǎo ]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慎思明辨 [ shèn sī míng biàn ]
谨慎的考虑并且分辨清楚。语出《礼记.中庸》。如:「追求知识要能慎思明辨,才能明白是非。」
效试 [ xiào shì ]
考核试验。效,通“ 校 ”。 汉 孔融 《荐弥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效试。”
详慎 [ xiáng shèn ]
周详审慎。《孔子家语·弟子行》“欲善则详” 三国 魏 王肃 注:“欲善其事,当详慎也。” 宋 许洞 《虎钤经·战候》…
鹿死不择荫 [ lù sǐ bù zé yīn ]
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十思 [ shí sī ]
(一)、谓反复思虑。(二)、唐魏徵谏太宗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
思维缜密 [ sī wéi zhěn mì ]
形容人的思维细致精密,谨慎周密,考虑问题很周全,滴水不漏,逻辑性强。
盲动 [ máng dòng ]
没有经过慎重考虑,没有明确的目的就行动:遇事要冷静,不可浮躁盲动。
【词语拼音】kǎo shèn
【词语解释】审慎考察。《诗·大雅·桑柔》:“秉心宣犹,考慎其相。” 宋 王安石 《提转考课敕词》:“然非夫任事之臣,躬率以正而考慎其实……则朕之志,岂能独信于天下?” 宋 曾巩 《相制三》:“惟文昌政本,揆叙百度,介于左省,考慎朕命,图济厥服,尔其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