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知 [ cū zhī ]
略知。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梢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
麤粗 [ cū cū ]
亦作“麤觕”。亦作“麄觕”。粗略,粗糙。《管子·水地》:“心之所虑,非特知於麤粗也,察於微眇。”《公羊传·隐公元年》…
衰粗 [ shuāi cū ]
见“衰麤”。
麤迹 [ cū jì ]
(一)、见“麤迹”。(二)、亦作“麤跡”。谓大道正理。(三)、谓大的事迹。
麤疏 [ cū shū ]
见“麤疎”。
麤袍糲食 [ cū páo lì shí ]
同“麤衣恶食”。《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麤袍糲食,终於议郎。”
麤浮 [ cū fú ]
见“麤心浮气”。
通粗 [ tōng cū ]
亦作“通麤”。
麤觕 [ cū cū ]
见“ 麤粗 ”。
麤踈 [ cū shū ]
见“麤疎”。
缞粗 [ shuāi cū ]
见“縗麤”。
麤袍粝食 [ cū páo lì shí ]
同“麤衣惡食”。《後汉书·袁京传》:“﹝ 袁彭 ﹞行至清,爲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乾面 [ gān miàn ]
即面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刚溲麵,揉令熟,大作剂,挼饼麤细如小指大,重縈於乾麵中,更挼如麤箸大。…
麤蠢 [ cū chǔn ]
粗丑愚笨。清 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个做正生的,不知是怎生一个人物。万一状貌麤蠢,性情鄙劣,与奴家撘配不来,却怎…
两锺 [ liǎng zhōng ]
1.二杯也。与两盅同。宋、苏轼〈薄薄酒〉诗:「薄薄酒饮两锺,麤麤布着两重。」
麤缞斩 [ cū shuāi zhǎn ]
古代丧服的一种。《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杜预 注:“斩不缉之也,縗在胸…
麤密 [ cū mì ]
粗糙与精密。《文选·班固<两都赋>序》:“且夫道有夷隆,学有麤密。” 吕延济 注:“言代有平盛,学者随时精麤,不可齐…
丁六娘 [ dīng liù niáng ]
隋、妓女名。丁六娘〈十索〉诗四首之一:「裙裁孔雀罗,红绿相参对,映以蛟龙锦,分明其可爱,麤细君自知,从郎索衣带。」
麤疎 [ cū shū ]
(一)、亦作“麤疏”。亦作“麤踈”。亦作“麄疏”。亦作“麄踈”。粗忽疏慢。《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张昭 非 肃 …
豪粗 [ háo cū ]
亦作“豪麤”。亦作“豪麄”。豪放粗犷。
麤俗 [ cū sú ]
亦作“麄俗”。1.粗野庸俗。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
驯麤 [ xún cū ]
驯顺与有野性。《文选·潘岳<射雉赋>》:“夷险殊地,驯麤异变。” 徐爰 注:“地有平险之殊,雉有驯麤之异。” 吕延济…
麤官 [ cū guān ]
亦作“麄官”。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
瘠弃 [ jí qì ]
犹毁瘠。谓哀伤过度而消瘦。《荀子·礼论》:“故其立文饰也,不至於窕冶;其立麤衰也,不至於瘠弃。” 杨倞 注:“立麤衰…
麤犷 [ cū guǎng ]
亦作“麁獷”。亦作“麄獷”。粗野;粗鲁。《华严经·十住品》:“亲近一切善知识,发言和悦离麁獷。”《陈书·陈方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