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仁弃义 [ jué rén qì yì ]
谓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槌仁提义 [ chuí rén tí yì ]
指抛弃仁义。
捶提 [ chuí tí ]
掷;抛弃。 汉 扬雄 《法言·问道》:“《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絶灭礼学,吾无取焉耳。”《宋书·王…
轻絶 [ qīng jué ]
轻易弃绝。《礼记·缁衣》:“轻絶贫贱而重絶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楚辞·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
由义 [ yóu yì ]
遵循道义。《孟子·离娄上》:“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
绝仁弃义 [ jué rén qì yì ]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
截绝 [ jié jué ]
灭絶。 宋 曾巩 《说非异》:“为 老子 学,捶提仁义,截絶礼法,乱人伦,耗桑农之务,其源不可不深为制。”
贼仁 [ zéi rén ]
毁弃仁爱。《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 汉…
贯絶 [ guàn jué ]
冠绝。谓高出一切;远远超越。贯,用同“ 冠 ”。《宋书·始安王休仁传》:“斯诚弘风旷德,贯絶通古,然非所以弃恶流衅,…
尽絶 [ jǐn jué ]
绝灭。 宋 司马光 《贤良策》:“今国家修明礼义以切励天下久矣,而退让之风未甚行於朝,争夺之俗未尽絶於野。”《元典章…
絶学 [ jué xué ]
(一)、弃绝学业。(二)、失传的学问。(三)、谓造诣独到之学。更多解释(一)、弃绝学业。《老子》:“絶学无忧。”《庄…
谇帚德耡 [ suì zhǒu dé chú ]
汉 贾谊《治安策》:“商君 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秦 俗日败。故 秦 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
足高 [ zú gāo ]
举步高远。形容高傲自大。《国语·周语下》:“今 晋侯 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视远,日絶其义…
峭绝 [ qiào jué ]
(一)、陡削耸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新唐书·南蛮…
宥密 [ yòu mì ]
(一)、谓存心仁厚宁静。(二)、深密;机密。(三)、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
擅杀 [ shàn shā ]
未经批准而擅自诛杀。《国语·晋语三》:“夫以回鬻国之中,与絶亲以买直,与非司寇而擅杀,其罪一也。”《宋史·仁宗纪二》…
负义 [ fù yì ]
(1).背弃恩义。《后汉书·冯衍传上》:“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军残众,无补於主,身死之日,负义於时,智者不为,勇…
折矩周规 [ shé jǔ zhōu guī ]
zhé jǔ zhōu guī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折矩周规(折矩周規) 犹循规蹈矩。谓举止合乎…
尸陀林 [ shī tuó lín ]
同“ 尸陀林 ”。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招羣徒众,入尸陀林,以饼裹腐尸肉而食。”亦作“ 尸陁林 ”。梵语的…
空匮 [ kōng kuì ]
穷乏;财用不足。 汉 陆贾 《新语·至德》:“上困於用,下飢於食……仓廪空匱,外人知之,於是为 宋 、 陈 、 卫 …
寖废 [ jìn fèi ]
放弃或废弃。《尹文子·大道上》:“礼乐独行,则私欲寖废;私欲寖废,则遭贤之与遭愚均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
中男 [ zhōng nán ]
(一)、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史记·吕不韦列传》:“今 子楚 贤,…
斥逐 [ chì zhú ]
驱逐。《史记·秦始皇本纪》:“西北斥逐 匈奴 ,自 榆中 并 河 以东,属之 阴山 ,以为十四县。” 唐 韩愈 《送…
德律风 [ dé lǜ fēng ]
英语telephone的音译。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况轮船、铁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