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膏 [ zhú gāo ]
竹黄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竹黄》。
玉竹膏 [ yù zhú gāo ]
烟扦子 [ yān qiān zǐ ]
亦作“烟扦子”。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
竹枕 [ zhú zhěn ]
竹制的枕头。 唐 刘威 《冬夜旅怀》诗:“寒窗危竹枕,月过半牀阴。”《科学画报》1983年第12期:“夏天用的竹枕、…
四膏 [ sì gāo ]
指牛膏、犬膏、鸡膏、羊膏。
膏香 [ gāo xiāng ]
亦作“ 膏薌 ”。牛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脂膏莫润 [ zhī gāo mò rùn ]
脂膏莫润(脂膏莫潤) 见“ 脂膏不润 ”。
高肓 [ gāo huāng ]
膏肓。高,通“膏”。
膏膻 [ gāo shān ]
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冬行鱻羽,膳膏羶。”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
膏润 [ gāo rùn ]
(1).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
膏渟 [ gāo tíng ]
如膏的止水;水静止如膏。
熟石膏 [ shú shí gāo ]
把石膏加热到约150℃,使部分脱水,就成为熟石膏。是粉刷墙壁和做石膏像、石膏模型等的材料。
人膏 [ rén gāo ]
(一)、人鱼的脂膏。(二)、人的脂膏。
膏夏 [ gāo xià ]
木名。《淮南子·俶真训》:“ 巫山 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 高诱 注:“膏夏,大木也,其理密,白如…
疾入膏肓 [ jí rù gāo huāng ]
释义 义参「病入膏肓」。见「病入膏肓」条。
膏唇贩舌 [ gāo chún fàn shé ]
gào chún fàn shé 膏唇贩舌(膏脣販舌)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
膏火之费 [ gāo huǒ zhī fèi ]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膏液 [ gāo yè ]
(一)、犹膏血。脂膏与血液。(二)、引申为心血。(三)、犹膏雨。(四)、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
膏腥 [ gāo xīng ]
(一)、豕膏。一说,鸡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二)、犹荤腥。
膏明 [ gāo míng ]
膏火照明。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
替针膏 [ tì zhēn gāo ]
名称:替针膏 别名:替针膏 组成:信、江子、斑蝥。
狗皮膏药 [ gǒu pí gāo yao ]
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膏物 [ gāo wù ]
纹理白如膏脂的植物,如杨柳之属。或谓膏为“櫜”字之误,莲芡之实其外有櫜韬。《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灋,辨五…
病在膏髓 [ bìng zài gāo suǐ ]
释义犹「病入膏肓」。见「病入膏肓」条。01.宋.黄曦〈祭左丘明文〉:「四子于是,析言厚诬,仲舒、刘向,习异牵拘,病在…
薄贴法 [ báo tiē fǎ ]
拼音: báo tiē fǎ 解释:薄贴法就是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薄贴即为膏药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