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用 [ lì yòng ]
犹吏才。《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原 将兵诣 洛阳 ”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原 ( 丁原 )字…
辟官 [ pì guān ]
聘用官吏。
登臣 [ dēng chén ]
进用官吏。
征吏 [ zhēng lì ]
谓召用佐吏。
署用 [ shǔ yòng ]
谓任用官吏。
典铨 [ diǎn quán ]
主持选用官吏。
叙用 [ xù yòng ]
任用(官吏):革去官职,永不叙用。
辟吏 [ bì lì ]
(一)、被荐举而任用的属吏。(二)、谓躲避官吏的拘捕。
论官 [ lùn guān ]
选用使任官吏。论,通“抡”。
发补 [ fā bǔ ]
发遣补用。旧时选拔任用官吏制度之一。
使料 [ shǐ liào ]
使用之代价,使用费。《唐书·崔涣传》:「吏用下直,为使料。」
使典 [ shǐ diǎn ]
(一)、胥吏。(二)、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用典”。
聘命 [ pìn mìng ]
指皇帝任用官吏的命令。
爪牙吏 [ zhǎo yá lì ]
指作为羽翼的属吏。《史记·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所以通融收簇者,用十数爪牙吏…
掉柴 [ diào chái ]
宋 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
铨政 [ quán zhèng ]
指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政务。
半通 [ bàn tōng ]
即半印。古代下级官吏所用。
逐斥 [ zhú chì ]
清 代官吏处分的一种处理方式。官吏有过被斥责驱逐回籍不予使用。
楷书吏 [ kǎi shū lì ]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
强吏 [ qiáng lì ]
能力强的官吏。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比试用於此邦,必咨求於强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强吏晚任…
面决 [ miàn jué ]
当面作出决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吏部则不然,遇陞迁用人,选君独至太宰火房,面决可否。”
登叙 [ dēng xù ]
亦作“登叙”。指官吏的升迁和叙用。
世吏 [ shì lì ]
世代为吏之人。《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颜师古 注:“言旧吏家子孙而其人后出求进,又年少也…
徵吏 [ zhēng lì ]
谓召用佐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又州郡徵吏,亦称为檄,固明举之义也。”
外郎 [ wài láng ]
(一)、官名。(二)、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词语拼音】lì yòng
【词语解释】犹吏才。《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原 将兵诣 洛阳 ”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原 ( 丁原 )字 建阳 ,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勇武……裁知书,少有吏用。”《陈书·任忠传》:“有 施文庆 者, 吴兴 乌程 人,起自微贱,有吏用, 后主 拔为主书。”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