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豆 [ lí dòu ]
亦称“ 貍沙 ”。豆名。因有斑点如貍纹,故称。又名猎沙、黎豆、虎櫐、虎豆。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
狸沙 [ lí shā ]
见“狸豆”。
黎豆 [ lí dòu ]
豆名。也称狸豆、虎豆等。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黎豆》。
猎沙 [ liè shā ]
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猎涉 [ liè shè ]
(一)、经历;历经。(二)、引申指浏览(书籍)。(三)、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伏兽 [ fú shòu ]
指狸等伏于洞穴之兽。《尔雅·释兽·狸子□》疏:「《字林》云:『狸,伏兽,似貙,其子名□。』。」
玉面狸 [ yù miàn lí ]
狸的一种。又称牛尾狸,果子狸。面白色,尾似牛,喜吃果实,捕鼠胜于猫。
狸子 [ lí zǐ ]
即狸猫。
狸别 [ lí bié ]
见“狸变”。
丰狐 [ fēng hú ]
大狐狸。
香髦 [ xiāng máo ]
即香狸。
狸头白首 [ lí tóu bái shǒu ]
秦始皇时仪仗队所戴的狸猫形帽。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狸头白首》:“昔秦始皇东巡狩,有猛兽突於帝前,有武士戴狸皮白首,…
九节狸 [ jiǔ jié lí ]
狸的一种。
香貍 [ xiāng lí ]
(一)、见“香狸”。(二)、灵猫。因肛门下部有分泌腺,能发香味,故又称香狸。
花丽狐哨 [ huā lì hú shào ]
见“花狸狐哨”。
花里胡绍 [ huā lǐ hú shào ]
见“ 花狸狐哨 ”。
海狸 [ hǎi lí ]
河狸的旧称。
花黎胡哨 [ huā lí hú shào ]
见“花狸狐哨”。
履冰狐 [ lǚ bīng hú ]
踏冰而过的狐狸。
猫狸 [ māo lí ]
狸的一种。俗称野猫。
穷鼠啮狸 [ qióng shǔ niè lí ]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狐冗 [ hú rǒng ]
永无休止的狐狸道。
宵狐之腋 [ xiāo hú zhī yè ]
小狐狸腋下的毛皮。
穷鼠啮貍 [ qióng shǔ niè lí ]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黠狐 [ xiá hú ]
俗谓狐狸狡黠,故称。
【词语拼音】lí dòu
【词语解释】亦称“ 貍沙 ”。豆名。因有斑点如貍纹,故称。又名猎沙、黎豆、虎櫐、虎豆。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黎豆》:“《尔雅》虎櫐,即貍豆也。古人谓藤为櫐,后人讹櫐为貍矣……貍豆野生,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餘,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乾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貍文。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参见“ 黎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