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印 [ diāo yìn ]
雕板印刷。《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辛未,初令国子监校定九经,雕印卖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
俱伦泊 [ jù lún bó ]
今呼伦池,或书作俱轮泊、俱轮迤。见「呼伦」条。《唐书·室韦传》:「最西有乌素固部,与回纥接,当俱伦泊之西南,大室韦濒…
东突厥 [ dōng tū jué ]
古国名。北魏 时建立的 突厥 政权,于 隋 开皇 时分裂为 东突厥、西突厥 二国。东突厥 地在我国北方,亦称 北突厥…
岁币 [ suì bì ]
(一)、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伏古敦可汗 [ fú gǔ dūn kě hàn ]
蠕蠕第七代之王。名豆崘。大檀牟汗纥升盖可汗四代之孙。北魏高祖孝文帝太和九年立。后为高车之阿伏至罗战败,平素残虐好杀,…
纵兵 [ zòng bīng ]
(一)、发兵;出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公…
仆固怀恩 [ pú gù huái ēn ]
唐代仆固郡人,世袭蕃州都督,骁勇善战,晓识戎情。安史之乱,从郭子仪讨贼,屡建殊功,封太宁郡王。代宗时,以怨望诱合回纥…
居勿 [ jū wù ]
古族名。 黠戛斯 的别称。曾受 突厥 和 回纥 统治,后攻灭 回鹘 汗国,与 唐 往来不绝。《新唐书·回鹘传下》:“…
九姓 [ jiǔ xìng ]
(一)、指 唐 时 回纥 所分的九个部落:药罗葛 胡咄葛 咄罗勿 貊歌息讫 阿勿嘀 葛萨 斛嗢素 药勿葛 奚耶勿。《…
耶律大石 [ yē lǜ dà shí ]
人名。(公元1098~1135)字重德,辽太祖八世孙,是西辽的开国祖。通辽、汉文字,善骑射,天庆中第进士,累官辽兴军…
一拓 [ yī tuò ]
谓一经触按。传说 唐 大历 四年, 回纥 请婚, 崇徽 公主 赴可汗廷,道经 汾州 ,以手掌托石壁,遂留有痕迹。后因…
跋滞 [ bá zhì ]
谓排除危难。跋,通“ 拔 ”。 唐 白居易 《入回纥使下军将官吏夏侯仕戡等四十人授卿监宾客谘议卫佐同制》:“勅:某官…
北庭都护府 [ běi tíng dū hù fǔ ]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
铁勒 [ tiě lè ]
古族名。 汉 时称 丁零 , 北魏 时称 敕勒 或 铁勒 。 隋 时 铁勒 各部分布于东至 独洛河 (今 土拉河 )…
薛延陀 [ xuē yán tuó ]
国名。崛起于漠北,先世为薛部与延陀部,同属敕勒部落,后薛灭延陀,遂改名为「薛延陀」。唐太宗时,封其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
末尼教 [ mò ní jiào ]
摩尼教。波斯 人 摩尼 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传光明与黑暗的互相对立为善恶的本原。约在6-7世纪从陆路传入 新疆。后由…
诡态 [ guǐ tài ]
(1).各种各样的姿态。《太平御览》卷九五一引 南朝 宋 鲍照 《飞蛾赋》:“诡态齐生。”(2).做作的姿态;怪异反…
颉利 [ xié lì ]
(1). 唐 代 东突厥 可汗,姓 阿史那 氏,名 咄苾 。 唐 皇甫松 《怨回纥歌》:“收兵 頡利 国,饮马 胡芦…
鵩入 [ fú rù ]
谓鹏鸟入舍,为不祥之兆。北周 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既而 三湘 辽远,时遭鵩入;五溪 卑湿,或见鳶飞。…
回纥 [ huí hé ]
古族名。原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至7世纪初,始称回纥。唐天宝三年(744)建汗国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与唐保持友好和从属…
阿多 [ ā duō ]
古回纥语。指父亲。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爹》:“《隋书·回紇传》,以父为多,《唐书》 回紇 阿啜可汗 ,亦呼其大相…
老旧 [ lǎo jiù ]
(一)、故旧。《北史·恩幸传·抱嶷》:“十九年,以刺史从驾南征,以老旧,每见劳问,数道称 嶷 之正直。”(二)、指老…
韦丹碑 [ wéi dān bēi ]
韦丹,字 文明。唐 京兆 万年 人,为 江西 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 时称治民第一…
回紇 [ huí hé ]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后又从属于突厥。南北朝时,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离突厥后,始称为「回纥」,后…
贯石 [ guàn shí ]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李广 出猎,见草中石,以为是虎,引箭射之,竟射穿石头。后遂以“贯石”形容武艺高强,多力善…
【词语拼音】gē dá
【词语解释】疙瘩,球状或块状的东西。多指绳线等物所结成的。《西游记》第三回:“这 猴王 打出城中,忽然绊着一个草紇繨。”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 孟二楞 把包头巾往下一扯,挽了颗纥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