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 [ tiě miàn ]
(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晋书·朱伺传》:“ 夏口 之战, 伺 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南…
铁面御史 [ tiě miàn yù shǐ ]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铁面无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铁面无情 [ tiě miàn wú qíng ]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铁罐 [ tiě guàn ]
马口铁罐俗称铁罐,铁盒,就是用马口铁做成的罐子,马口铁是其是铁的表面渡上锡。
镀锌铁 [ dù xīn tiě ]
表面镀锌的铁皮,不易生锈。通称白铁。
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 谓秉公处理,毫无偏私。语本《管子.形势解》。△「铁面无私」、「铁面御史」
白铁皮 [ bái tiě pí ]
表面镀上一层锌的铁皮。也称为「镀锌铁」。
铁面人 [ tiě miàn rén ]
铁面生 [ tiě miàn shēng ]
铁索桥 [ tiě suǒ qiáo ]
主要承重构件为铁索的桥 。桥面铺设或悬吊在铁索上
镀锡铁 [ dù xī tiě ]
表面镀锡的铁皮,不易生锈,多用于罐头工业。也叫马口铁。
铁锈 [ tiě xiù ]
钢铁表面上生成的红褐色的锈,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铁。
铁驴 [ tiě lǘ ]
字面意思,就是铁做的驴。
道砟 [ dào zhǎ ]
铺在铁路路基上面的石子。
铁蒺藜骨朶 [ tiě jí lí gǔ duǒ ]
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一头装柄,一头长圆形,上面装有铁刺。
提速 [ tí sù ]
提高速度:铁路列车全面提速。
铁砂 [ tiě shā ]
(一)、含铁的矿砂。(二)、铁制小颗粒,喷射铁砂可用来清除铸件表面的砂子,也用作猎枪的子弹。
洋铁皮 [ yáng tiě pí ]
表面镀上一层锡的铁片。不易生锈,多用于罐头工业上。也称为「镀鍚铁」。
防锈 [ fáng xiù ]
防止铁构件或设备形成氧化铁的表面保护;可以用涂敷、表面处理、电镀、化学药品、阴极防锈处理或其他方法来达到。
铁顩 [ tiě yǎn ]
铁面具。形容不知羞耻的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韩世忠 自 镇江 来朝,所领兵皆具装,以铜为面具。军中戏…
工字梁 [ gōng zì liáng ]
工字形断面的轧制铁梁、钢梁或铸钢梁;亦指工字形断面的组合梁,尤其是用于钢铁结构(如钢架建筑物)中的梁。
铁色 [ tiě sè ]
(1).像铁一样的颜色。 唐 唐彦谦 《蟹》诗:“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宋史·文苑传五·贺铸》:“长七…
铁母 [ tiě mǔ ]
铁钱的母钱。铁钱的母钱,实为铜质,表面有铁锈,制作精良,穿口打磨干净,轮廓、背郭整齐,字口、地章干净平整无留铜,两宋…
钱锅子 [ qián guō zi ]
植立于地面的铁条,供作套铜钱之戏。
【词语拼音】tiě miàn
【词语解释】(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晋书·朱伺传》:“ 夏口 之战, 伺 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西魏 晋州 刺史 韦孝宽 守 玉璧 ,城中出铁面, 神武 使 元盗 射之,每中其目。”(2).黑脸。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3).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则除是 包龙图 ,那个铁面没人情。”(4).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清 方文 《送马倩若令阳江》诗:“君家柱后惠文冠,铁面霜威草木寒。”原注:“ 倩若 祖 蓼初 公曾为御史,劾权相。”《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这 林大人 竟是铁面无情,一些贿赂也不能搞。”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这本是很看得起我,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参见“ 铁面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