杷杆船 [ pá gǎn chuán ]
扒杆船。一种轻便的小船,滩行多用之。《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八月五日》:“早晨本欲陆行,訥抚君 谓可仍由水路,从之。…
樯竿 [ qiáng gān ]
船桅杆。
断楫残桅 [ duàn jí cán wéi ]
楫,船桨。桅,船杆。形容支离破碎的船。
前桅 [ qián wéi ]
帆船最接近船首的一根桅杆。
海樯 [ hǎi qiáng ]
海船的桅杆。
帛兰船 [ bó lán chuán ]
亦作“帛阑船”。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樯桅毗连 [ qiáng wéi pí lián ]
船的帆篷、桅杆彼此相连,形容船多。
帆樯 [ fān qiáng ]
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帆樯林立。
船桅 [ chuán wéi ]
帆船上立着的用于撑起风帆的杆子。也叫桅杆。
栏船 [ lán chuán ]
有栏杆的大木船。
危樯 [ wēi qiáng ]
(一)、高的桅杆。(二)、指帆船。
颿布 [ fān bù ]
指挂在帆船桅杆上的布篷。
捍索 [ hàn suǒ ]
桅杆两边的绳索。船行驶时下垂,停泊时用以揽船。
楼槛 [ lóu kǎn ]
(一)、楼的栏杆。(二)、楼船,兵舰。
鹿子 [ lù zǐ ]
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
船身 [ chuán shēn ]
不包括桅杆、帆桁、帆和支索的船体
篷樯 [ péng qiáng ]
船帆和桅杆。《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贺司尹 、 吴府尹 两边船上,也各收拾篷檣,解缆开船。”
樯桅 [ qiáng wéi ]
船上的桅杆。亦泛指船只。如:「黄昏时分,远处归帆点点,岸边樯桅林立。」
单桅快船 [ dān wéi kuài chuán ]
单桅纵帆船一种只有一根桅杆,纵向帆索的帆船,船首斜桅很短或根本没有,前索只有一面首帆。
舱面 [ cāng miàn ]
(一)、见甲板。(二)、主甲板之上而且常指桅杆索具之下的船的那一部分--区别于船舷。
忽悠 [ hū you ]
晃动:旗杆叫风吹得直忽悠。渔船上的灯火忽悠忽悠的。
桅灯 [ wéi dēng ]
装于船舶桅杆上并有一定遮蔽角度的信号灯。在夜间或昏暗天气时用以显示该船航向。
太平斧 [ tài píng fǔ ]
消防用的长把大斧;船遇大风时用来砍断桅杆、缆绳的斧子。
帆具 [ fān jù ]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来操纵帆或支持桅杆或帆桁的绳索和链条。
风樯阵马 [ fēng qiáng zhèn mǎ ]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词语拼音】pá gǎn chuán
【词语解释】扒杆船。一种轻便的小船,滩行多用之。《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八月五日》:“早晨本欲陆行,訥抚君 谓可仍由水路,从之。雇杷桿船二隻,巳刻行,出 大西门。”参阅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