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笔 [ sān zhé bǐ ]
谓捺笔有三次波折。
三折 [ sān zhé ]
(一)、指三折笔。(二)、多次受挫。(三)、指路途多次转折。(四)、指三折肱。
三过笔 [ sān guò bǐ ]
谓捺笔有三次波折。 唐 欧阳询 《八诀》:“一波常三过笔。” 元 陈绎曾 《翰林要诀·圆法》:“三过笔中又有三过,如…
肱三折 [ gōng sān zhé ]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后以“肱三折”比喻精于医术。沉昌直《赠董蓉生》诗:“家世肱三折,文才笔一…
撅笔 [ juē bǐ ]
折毛之笔,秃笔。
折钗股 [ shé chāi gǔ ]
书法上对转折的笔划,要求笔毫平铺而笔锋圆劲,如钗股弯折仍体圆理顺,因以为喻。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用笔如折…
波画 [ bō huà ]
指书法中捺的折波和横笔。亦泛指笔画。
丰折 [ fēng shé ]
清 乾隆 间定制:驻 藏 大臣及笔帖式,皆选京官充任,三年一调;本俸仍在京支领,入 藏 后,月给贴补折色银,称“丰折…
圆笔 [ yuán bǐ ]
在起笔、收笔、转折处,运笔路线均为宛转的曲线,形成圆形的轨迹,称为「圆笔」。
波险 [ bō xiǎn ]
指书法用笔波折难测。
點除 [ diǎn chú ]
点名授官。明 王衡《郁轮袍》第三折:“则我是 曹崑崙,琵琶第一手,御笔点除,做了第一 曹博士。”
使转 [ shǐ zhuǎn ]
书法术语。指行笔的转折呼应。
顿折 [ dùn zhé ]
(1).犹摧折。顿,通“ 钝 ”。《文选·左思<吴都赋>》“莫不衂鋭挫芒,拉捭摧藏” 唐 李善 注:“拉,顿折也。”…
百鍊刀 [ bǎi liàn dāo ]
精炼钢刀。比喻精炼、犀利的文字。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我拜你学问是五经橱,文笔是百鍊刀。”
笔形 [ bǐ xíng ]
汉字笔画的形状。楷书汉字最基本的笔形是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折矩周规 [ shé jǔ zhōu guī ]
zhé jǔ zhōu guī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折矩周规(折矩周規) 犹循规蹈矩。谓举止合乎…
节角 [ jié jiǎo ]
指文字因笔画方正所显露的棱角和屈折处。
一波三折 [ yī bō sān zhé ]
原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
折抢 [ shé qiǎng ]
亦作“ 折戧 ”。船在逆风中扬帆行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舟至波心,风浪陡作……众皆相抱哭,…
春秋笔法 [ chūn qiū bǐ fǎ ]
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一笔三过 [ yī bǐ sān guò ]
释义 义参「一波三折」。见「一波三折」条。
焦笔 [ jiāo bǐ ]
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明 李日华 《六砚斋笔记》卷一:“﹝ 沉石田 墨荷﹞下连折藕一…
波峭 [ bō qiào ]
(一)、本指山岩、屋势倾斜曲折貌。后借以形容人物俊俏有风致。(二)、形容文笔或书法曲折迭宕,有韵致。
折上巾 [ shé shàng jīn ]
古冠名。 后汉 梁冀 改舆服之制,折迭巾之上角,称折上巾。 北周 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也称折上巾。 隋 唐 时贵贱通…
折北 [ shé běi ]
败北,败走。《鹖冠子·世兵》:“避我所危,就我所生……故士不折北,兵不困穷。”《汉书·蒯通传》:“汉王 将数十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