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罪致讨 [ shēng zuì zhì tǎo ]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明鼓而攻之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问罪 [ wèn zuì ]
指出对方的罪过,加以谴责、声讨或攻击:兴师问罪。
讨檄 [ tǎo xí ]
声讨罪行的檄文。 清 曾羽王 《乙酉笔记》:“郡城诸生,遍出讨檄,举国若狂。”
申讨 [ shēn tǎo ]
公开指责;声讨申讨反动派的罪行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反对党八股》
兴师问罪 [ xīng shī wèn zuì ]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愤怒 [ fèn nù ]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的人群。愤怒声讨侵略者的罪行。
兴师见罪 [ xīng shī jiàn zuì ]
兴师:起兵。发动军队,声讨罪过。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
鸣钟鼓 [ míng zhōng gǔ ]
《国语·晋语五》:“宣子 曰:‘……今 宋 人弑其君,罪莫大焉!明声之,犹恐其不闻也。吾备钟鼓,为君故也。’乃使旁告…
赦宥 [ shè yòu ]
宽恕;赦免。《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杜预 注:“言 晋 讨小国…
袭伐 [ xí fá ]
突然袭击,声罪讨伐。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杜预 注:“伐,声其罪;侵,钟鼓…
笔伐口诛 [ bǐ fá kǒu zhū ]
笔伐口诛(筆伐口誅) 书面和口头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清 忧患馀生 《<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鉞…
诛讨 [ zhū tǎo ]
征伐;讨伐。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 匈奴 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
攻说 [ gōng shuō ]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
刑罚学 [ xíng fá xué ]
刑罚学是犯罪学(criminology)的一支,其主要内容在讨论刑事处分中的囚禁和复建,以及监狱管理等。 刑罚…
藉手 [ jiè shǒu ]
犹借助。借人之手以为己助。《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小国有罪,大国致讨,苟有以藉手,鲜不赦宥。”《三国志·吴…
司败 [ sī bài ]
(一)、官名。即司寇。《左传·文公十年》:“臣免於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於司败也。”杜预 注:“陈 楚 名司…
分任 [ fēn rèn ]
(一)、分别担任。冯玉祥《我的生活·在常德(二)》:“教导团以 鹿锺麟 同志为团长,刘骥、门致中、刘郁芬、石敬亭 分…
同声相应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同声相应(同聲相應) (1).指乐声相和。《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
问遣 [ wèn qiǎn ]
问罪发配。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掩父亲因拿姦夫,杀了淫妇,被官司问遣迭配 沙门岛 去。”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
上网行乞 [ shàng wǎng xíng qǐ ]
上网行乞 - 概述 上网乞讨,指的是有些人在网络上进行乞讨,这些网丐的乞讨金额,最低的只是1分钱,最高的高达10万元…
移檄 [ yí xí ]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相如 之《难蜀老…
边堡 [ biān pù ]
边境上的城堡。《魏书·彭城王勰传》:“致小竖 伯之,驱率蚁徒,侵扰边堡。”《金史·地理志上》:“边堡,大定 二十一年…
乞讨网店 [ qǐ tǎo wǎng diàn ]
乞讨网店 - 简介 “太雷人了吧!要饭都要到网上来咧!”网友“苹果妈”发帖称,自己逛淘宝时,意外发现一个“乞讨”网店…
唱喏 [ chàng rě ]
[释义](动)〈方〉作揖(在早期白话中,“唱喏”指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构成]动宾式:唱|喏 [例句]他唱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