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幽陟明 [ chù yōu zhì míng ]
chù yōu zhì míng 黜幽陟明 见“ 黜陟幽明 ”。
黜陟幽明 [ chù zhì yōu míng ]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獎勵 [ jiǎng lì ]
奖赏勉励。《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奖励。」也作「奖劝」。
遵尧 [ zūn yáo ]
指遵照 帝尧 之办法。《后汉书·卢植传》:“谨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厉,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 尧…
幽变 [ yōu biàn ]
隐微的变化。 晋 范宁 《<春秋穀梁>序》:“该二仪之化育,赞人道之幽变。举得失以彰黜陟,明成败以著劝诫。”
陟明 [ zhì míng ]
谓进用贤能。语本《书·舜典》:“黜陟幽明。”唐 白居易《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衡 湘 之间,蛮 越 杂处,无以俗陋…
万枢 [ wàn shū ]
犹万几。 唐 白居易 《策林·君不行臣事》:“﹝王者﹞谨殿最而赏罚焉,审幽明而黜陟焉,则万枢之要毕矣。”《旧唐书·刘…
斥陟 [ chì zhì ]
黜免与擢升。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某也以贤擢,某也以不贤去。国家斥陟之典,明如日星。”
九考 [ jiǔ kǎo ]
谓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挺身取命,干兹奥秘。踌躇紫闥,喉舌是执…
绌陟 [ chù zhì ]
谓人事之降升。絀,通“黜”。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絀陟,命之曰计。”…
私法 [ sī fǎ ]
(1).私家所定的法规。《晋书·祖纳传》:“ 纳 尝问 梅陶 曰:‘君乡里立月旦评,何如?’ 陶 曰:‘善褒恶贬,则…
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海中之珠,被采集者所遗漏。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新唐书·狄仁杰传》:“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
三考 [ sān kǎo ]
(一)、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 疏:“言帝命…
贡选 [ gòng xuǎn ]
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汉 王符《潜夫论·班禄》:“乃惟慎贡选,明必黜陟,官得其人,人任其职。”南朝 梁 何逊《与…
观省 [ guān shěng ]
(1).观察;观看。《后汉书·郑玄传》:“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 宋 王…
斥幽 [ chì yōu ]
黜免昏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巡抚久任》:“其最久者,无如 陈毓臺 用宾 之抚 云南 ,自癸巳讫戊申凡十六…
升陟 [ shēng zhì ]
(1).攀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
奬励 [ jiǎng lì ]
(一)、亦作“奬厉”。亦作“奬礪”。犹勉励。《汉书·哀帝纪》:“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后之谊。”《晋书·苻坚载记上》:“…
迁敍 [ qiān xù ]
亦作“迁叙”。亦作“ 迁序 ”。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
迁叙 [ qiān xù ]
亦作“迁叙”。亦作“迁序”。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
石发 [ shí fā ]
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杨炯 《青…
贯址 [ guàn zhǐ ]
籍贯。 明 张居正 《进职官书屏疏》:“顾人主尊居九重,坐运四海,於臣下之姓名、贯址尚不能知,又安得一一别其能否而黜…
败官 [ bài guān ]
败坏官职。谓居官不法。《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明 沉德符 《野获编·…
显昭 [ xiǎn zhāo ]
(一)、使显扬昭著。汉 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 董仲舒 终身不问家事,景君明 经年不出户庭,得鋭精其学而显昭其…
阶品 [ jiē pǐn ]
官吏的等级品位。《后汉书·丁鸿传》:“鸿 与司空 刘方 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唐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