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子 [ gān zi ]
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
更进一竿 [ gēng jìn yī gān ]
gèng jìn yī gān 更进一竿(更進一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略语。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一定高度后继…
唐锑 [ táng tī ]
(一)、亦作“唐梯”。古代百戏之一,即翻空梯、上高竿之类。(二)、指高竿;高梯。
青竹 [ qīng zhú ]
(一)、青翠的竹子。(二)、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三)、借指青史。
睹影知竿 [ dǔ yǐng zhī gān ]
看竹竿的影子,便知道竹竿的曲直长短。比喻从侧面的现象,便可了解事情的真貌。
鸡竿 [ jī gān ]
亦作“鷄竿”。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
青竿 [ qīng gān ]
青竹钓竿。 唐 白居易 《闲游》诗:“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唐 李群玉 《钓鱼》诗:“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
百丈竿头 [ bǎi zhàng gān tóu ]
百丈竿头(百丈竿頭)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达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
手竿 [ shǒu gān ]
指不装绕线轮的钓竿。多用于淡水垂钓,长度一般为3手竿8米。
招风旗 [ zhāo fēng qí ]
置于竿上用以观察风量、风向的旗子。
效如桴鼓 [ xiào rú fú gǔ ]
一敲就响,立竿见影。
把竿 [ bǎ gān ]
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牙竿 [ yá gān ]
牙旗的旗竿。《晋书·五行志上》:“ 会稽王 世子 元显 将讨 桓玄 ,建牙竿于 扬州 南门,其东者难立,良久乃正。”
立竿见影 [ lì gān jiàn yǐng ]
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走竿 [ zǒu gān ]
古代百戏之一。演员行走在悬空的竹竿上,并表演各种动作。明 袁宏道《识雪照澄卷末》:“坡公 作文如舞女走竿,如市儿弄丸…
闹竿儿 [ nào gānr ]
竹竿上缀有各种饰物的儿童玩具。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诸色杂货》:「及小儿戏耍家事儿,如戏剧糖果之类:行娇惜、宜…
竿牍 [ gān dú ]
书札。《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竿牘,谓竹简为书,以相问遗。”宋 …
万丈竿头 [ wàn zhàng gān tóu ]
比喻道行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景德传灯录.卷一零.长沙景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也作「百丈竿头」、…
篼子 [ dōu zi ]
用竹椅子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的交通工具,作用跟轿子相同。
旋盘 [ xuán pán ]
杂技节目之一。即转碟。演员手持几根细竿,各顶一个盘子的底,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
逢场竿木 [ féng cháng gān mù ]
féng chǎng gān mù 逢场竿木(逢場竿木) 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
竿稍 [ gān shāo ]
鱼竿第一节,拴线的地方。
竹竿 [ zhú gān ]
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把衣服晾在竹竿上。
三竿日 [ sān gān rì ]
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宋 欧阳修《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春寒拥被三竿…
钩竿 [ gōu gān ]
亦作“钩竿”。兵器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