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道州 [ yáng dào zhōu ]
指 唐 阳城。城于 德宗 时曾任 道州 刺史,故名。
东风路 [ dōng fēng lù ]
在我国城市道路命名中较为常见,如:上海、广州、郑州、衡阳、邵阳、咸阳、保定、微山县等城市均有该命名道路。
姜夔 [ jiāng kuí ]
南宋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终生未仕。精通音律,作词注重格律,音节谐美。有《扬州慢》等名…
备中国 [ bèi zhōng guó ]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山阳道,又称备州。
东阳二轧 [ dōng yáng èr zhá ]
指宋婺州(古称东阳郡)名僧轧俊、轧辅。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江南多名僧,会稽有清江、清昼,婺州有轧俊、轧辅,…
矮奴 [ ǎi nú ]
为奴之侏儒。唐 白居易《道州民》诗:“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旧唐…
侨论 [ qiáo lùn ]
借论。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述 徐善述 传,侨论治道,如火烈烈。”
王阳道 [ wáng yáng dào ]
《汉书·王尊传》:“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王…
十二道 [ shí èr dào ]
唐 武德 初,关中 之地分为十二道。武德 三年改为十二军。《新唐书·兵志》:“武德 初……析 关中 为十二道,曰:万…
曲恭 [ qū gōng ]
十分恭谨。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亦有人皮肤好喜,而信道之诚,不根心神,有所索欲,阳为曲恭,累日之间,怠慢已…
永阳山 [ yǒng yáng shān ]
清朝时平定州盂县的田嵩年,在道光年间曾到中庄访友,游览了永阳山的五祖庙,对永阳山秀丽的景色大加赞美。
刘义庆 [ liú yì qìng ]
人名。(公元403~444)南朝宋彭城绥里人。本长沙景王道邻之子,因临川王道规无子,出继为嗣子,袭封为临川王。历任丹…
命节 [ mìng jié ]
皇帝所授予的符节。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至如 淄、青、恒州、范阳 等道,祖父各有功业,相承命节,年岁已久。”
于玠 [ yú jiè ]
元、莱阳人,字君玉。官莱州长史。见《莱阳县志》。
濠州真人 [ háo zhōu zhēn rén ]
指朱元璋。濠州,治所在锺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朱元璋起事地。朱起事前曾为僧,故称。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
青玄九阳上帝 [ qīng xuán jiǔ yáng shàng dì ]
道教神名。道教以纯阳为九阳,火为纯阳,水为纯阴。道士作水火炼度法事,则请此神。
阳州 [ yáng zhōu ]
(一)、古九州之一。《淮南子·墬形训》:“何谓九州?东南 神州 曰农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面阳 [ miàn yáng ]
面向山南或水北。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寒风兮搔屑,面阳兮常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 …
缮生 [ shàn shēng ]
养生。修养身心,益寿延年。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怪术》:“海州 司马 韦敷,曾往 嘉兴;道遇释子 希遁,深於缮生之术…
幸州大战 [ xìng zhōu dà zhàn ]
幸州山城之战,又称幸州大捷,是第一次万历朝鲜之役中的一场战斗,地点位于朝鲜半岛的幸州山城(韩语:행주산성,现在的京畿…
进送 [ jìn sòng ]
犹进献。唐 白居易《道州民》诗:“道州 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餘。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 道州 任土贡。”
丁寿昌 [ dīng shòu chāng ]
1.清、江苏山阳人。字颐伯,号菊泉,书室名思蓴馆、竹筠轩、灵鹊书巢。道光进士,官严州知府。博学,最精《说文解字》,着…
青阳腔 [ qīng yáng qiāng ]
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浙江 的余姚腔和 江西 的弋阳腔于 明 嘉靖 年间相继传入 青阳 后,同当地的民间曲调汇合形…
位面阳 [ wèi miàn yáng ]
位位置南向也。唐、李觏〈袁州州学记〉:「厥土燥刚,厥位面阳。」
王尊叱驭 [ wáng zūn chì yù ]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