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占据为自己所有。
不私其利 [ bù sī qí lì ]
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刻扣 [ kè kòu ]
任意扣减,据为己有。
吞并 [ tūn bìng ]
侵占土地、财物,据为己有。
攘为己有 [ rǎng wéi jǐ yǒu ]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夫唯不居 [ fū wéi bù jū ]
正因为不据为己有,所以才会永远不失去。
抢戏 [ qiǎng xì ]
将演出据为己有或超出应享部分。
生而不有 [ shēng ér bù yǒu ]
出自《老子》,指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拾到金钱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昧:隐藏。
霸占 [ bà zhàn ]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霸占民女。霸占土地。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 ]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拾遗求利 [ shí yí qiú lì ]
遗:遗失。拾到别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以满足私利。
掠美 [ lüè měi ]
把别人的美名、成绩、功劳据为己有:不敢掠美(用于自谦)。
不当得利 [ bù dàng dé lì ]
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法律要求将取得的非法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抢劫 [ qiǎng jié ]
用暴力把别人的东西夺过来,据为己有:抢劫财物。拦路抢劫。
柳庆问饮 [ liǔ qìng wèn yǐn ]
没有事实根据不能随意猜疑、指控别人,要怀疑别人必须掌握决定性的证据;自己没有罪却帮别人背黑锅,这不是勇敢的表现,要敢…
邀功诿过 [ yāo gōng wěi guò ]
求取功劳,甚至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推诿过错,把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推给别人。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说道不拾遗。
公家 [ gōng jia ]
指国家、机关、企业、团体(区别于“私人”):不能把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
入己 [ rù jǐ ]
谓把财物据为己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 燕度 勘到 滕宗谅 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
凭空武断 [ píng kōng wǔ duàn ]
没有事实依据,就根据自己的猜测主观轻率地判断。
唾涎三尺 [ tuò xián sān chǐ ]
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
占用诉权 [ zhàn yòng sù quán ]
在罗马法中,占有人可以获得救济手段限制其他人干扰自己的占有,并且据以要求回复占有,排除他人对自己占有的侵犯,这些救济…
持论 [ chí lùn ]
提出主张;讲出自己的意见:持论有据。
占留 [ zhàn liú ]
留下据为己有。《宋史·食货志下一》:“ 乾德 三年,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