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 [ bǎo guó sì ]
在 浙江 宁波市 洪塘 北面的 灵山 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六年…
白马寺 [ bái mǎ sì ]
汉代佛寺。始建于永平十一年(68)。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现存寺院建筑为清代重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 [ lóng xīng sì ]
寺名。俗称 正定大佛寺。在 河北省 正定县 城内。创建于 隋 开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龙藏寺。宋 时重建后…
宁波保国寺 [ níng bō bǎo guó sì ]
大相国寺 [ dà xiàng guó sì ]
在今河南开封市。本北齐大建国寺,天保六年建,后废。唐为歙州司马郑审宅,旋施僧重建寺。唐睿宗以旧封相王,赐额改名相国寺…
圣友寺 [ shèng yǒu sì ]
中国 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之一。在 福建 泉州。据现存阿拉伯文石刻记载,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初年。该寺包括寺院、望…
崇圣寺 [ chóng shèng sì ]
寺名。在 云南省 大理 西北 点苍山 东麓。寺东有 千寻塔,方形,中空,密檐式建筑,十六层,高6(九)、13米,建于…
桑耶寺 [ sāng yē sì ]
桑耶寺sāng yē sì 桑耶寺(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
云岩寺 [ yún yán sì ]
寺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又称 虎丘山寺。今尚存 五代 所建 云岩寺塔,又名 虎丘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寺 [ jiù fēng sì ]
寺名。故址在北京西城内城隍庙南。明代寺内曾保存过旃檀佛像。寺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郊。
应县木塔 [ yīng xiàn mù tǎ ]
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山西省应县西北佛宫寺内。建于1056年。八角五层(实为九层),高67.3米…
慈恩寺 [ cí ēn sì ]
唐 代寺院名。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
相国寺 [ xiàng guó sì ]
历史上著名的寺院。在河南开封市内。原为战国信陵君故宅。北齐时建,名大建国寺,后毁。唐睿宗(相王)重建,改名大相国寺。…
鼎湖山 [ dǐng hú shān ]
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北。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米。层峦叠嶂,林木苍翠,有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珍贵树木。山上有庆云寺、白…
龙藏寺碑 [ lóng cáng sì bēi ]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隋碑,张公礼撰,正书。书法遒丽宽博,为我国名碑之一。碑在河北省正定县龙藏寺…
宝光普照 [ bǎo guāng pǔ zhào ]
“成都十景”之一,形容的是宝光寺的文化景观。入选理由:要坐香,去宝光,罗汉堂里数罗汉,不看僧面看佛面。宝光寺至今完整…
阆中市 [ làng zhōng shì ]
在四川省北部、嘉陵江中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设市。人口85.6万(1993年)。特产“保宁醋”和半夏曲。…
保辥 [ bǎo yì ]
保护治理也。〈周克鼎铭〉:「保辥周邦。」;〈周宗妇敦铭〉:「保辥鄁国。」;〈周晋邦盫铭〉:「保辥王国。」
五保户 [ wǔ bǎo hù ]
中国农村中享受保吃、保穿、保烧、保教和保葬待遇的农户。
保章正 [ bǎo zhāng zhèng ]
唐 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宋 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保章正》:“…
萧寺 [ xiāo sì ]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保国 [ bǎo guó ]
保安邦国。《史记·三王世家》:「保国艾民,可不敬与。」
保大帖 [ bǎo dà tiē ]
法帖名。南唐时帖分三种,一曰鄜元、二曰澄清、三曰保大。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保大中敕书石刻,在安庆府三祖乾元寺…
保圣寺 [ bǎo shèng sì ]
在 江苏 吴县 甪直镇。寺创建于 梁 天监 二年,唐 至 清 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 宋 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 明 …
保恤 [ bǎo xù ]
谓保育抚恤也。一作保恤。宋、胡安国《春秋胡氏传》:「不能以礼安靖邻国,保恤寡小。」
【词语拼音】bǎo guó sì
【词语解释】在 浙江 宁波市 洪塘 北面的 灵山 山岙。建筑依山而起,隐现于层峦迭嶂之间。寺内大雄宝殿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六年,虽经历代重修,未失 宋 时原貌,为江南罕见的木构建筑遗物。保国寺 四周涧流环绕,满山松竹参差掩映,风景秀丽,是江南名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