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匿法 [ miǎn nì fǎ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隐身术。《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 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熹…
告匿 [ gào nì ]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
繁匿 [ fán nì ]
变更。《管子·正世》:“百官有常,法不繁匿。”章炳麟《膏兰室札记·繁匿》:“《管子·正世》:百官有常,法不繁匿。按《…
百匿 [ bǎi nì ]
亦作“ 百慝 ”。各种邪恶。匿,同“ 慝 ”。《管子·七法》:“百匿伤上威。”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一》:“匿,…
缅隔 [ miǎn gé ]
远隔。《宋书·王弘传》:“既许土庶缅隔,则闻察自难,不宜以难知之事,定以必知之法。”
仆区 [ pú qū ]
春秋 楚 刑书名。《左传·昭公七年》:“吾先君 文王 作《僕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杜预 …
上威 [ shàng wēi ]
在上位者之威严也。《管子·七法》:「百匿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家,威伤则重在下。」
飞産 [ fēi chǎn ]
指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法。《朱子语类》卷一○九:“盖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富者贫,贫者富,少间病败便多,…
飞产 [ fēi chǎn ]
指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法。《朱子语类》卷一○九:“盖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富者贫,贫者富,少间病败便多,…
匿迹销声 [ nì jì xiāo shēng ]
匿迹销声(匿迹銷聲) (1).犹言销声匿迹。看不到形迹,听不见声响。 清 袁枚 《新齐谐·怪弄爆竹自焚》:“箧内有 …
克伦族 [ kè lún zú ]
克伦族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也是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当地时间2010年11月8日,缅甸政府军和反政府克伦军发生武装冲突…
讳匿 [ huì nì ]
隐匿;藏匿。《杂事秘辛》:“故大将军 乘氏 忠侯 商 所遗少女,有贞静之德,流闻禁掖。其与 姁 诣 商 第,周视动止…
钓战 [ diào zhàn ]
引诱敌人出战。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猋凡振陈,所以乘疑也。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
罔主 [ wǎng zhǔ ]
欺骗君主。《南齐书·谢超宗传》:“彖(袁彖)匿情欺国,爱朋罔主,事合极法,特原收治,免官如案,禁錮十年。”
词根语 [ cí gēn yǔ ]
没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句子里词与词的语法关系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如汉语、缅甸…
耳目昭彰 [ ěr mù zhāo zhāng ]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形容世故深,极其奸诈狡猾。《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老:老练。奸:奸诈。巨:大,引申为…
缅甸难民 [ miǎn diàn nàn mín ]
随着缅甸的变革持续推进,缅甸政府军和少数民族武装克钦独立军的停火谈判问题日益突出。近日有消息称,双方的冲突有所升级。…
藏语 [ zàng yǔ ]
藏族的共通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没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其复辅音声母亦…
常令 [ cháng lìng ]
(一)、固定的法令。《管子·七法》:“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姦吏胜。”《尉缭子·兵令上》:“出卒陈兵有常令…
财产保全 [ cái chǎn bǎo quán ]
人民法院对与案件有关的财物所采取的强制性管理措施。分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适用于当事人一方可能转移、隐匿、毁灭有关财产…
遗型 [ yí xíng ]
(一)、指先前的式样。清 叶廷琯《吹网录·二础云麾碑》:“更数百年,原石且剥泐不可辨,将惟假重刊数本,缅想遗型。”(…
缅甸大选 [ miǎn diàn dà xuǎn ]
2010年11月7日,缅甸将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据官方早前宣布,共有37个政党参加大选。大选将选举联邦和省…
塔纳卡 [ tǎ nà kǎ ]
塔纳卡-简介 塔纳卡是缅甸女人护肤品。在脸颊涂上一片黄粉。“特纳卡”完全是天然的,无任何添加的化学成分,因此不会对人…
白亲 [ bái qīn ]
旧谓尊亲亡故而匿丧娶亲。 顾炎武 《日知录·丧娶》“定祖父母丧昏娶听离法” 黄汝成 集释引 明 杨宁 曰:“今人有乘…
【词语拼音】miǎn nì fǎ
【词语解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隐身术。《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雄据 巴 汉 垂三十年”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典略》:“熹平 中,妖贼大起,三辅有 骆曜 ……教民缅匿法。”清 袁枚《随园随笔·裴松之<三国志>补》:“《张鲁传》註引《典略》骆曜 教民缅匿法,缅匿法不可解,或是《抱朴子》介象蔽形之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