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盂 [ yín yú ]
一种银质酒器。 唐 白居易 《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诗:“十分蘸甲酌,瀲灧满银盂。”亦作“ 银折盂 ”。《金瓶梅词话》…
泥银 [ ní yín ]
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用途与“泥金”相同。《红楼梦》第四二回:“就是配这些青緑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他们配去。…
金紫银青 [ jīn zǐ yín qīng ]
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金缯 [ jīn zēng ]
黄金和丝织品。泛指金银财物。
献金 [ xiàn jīn ]
捐献金银钱财。
五金 [ wǔ jīn ]
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或金属制品:五金商店。小五金。
黄白之物 [ huáng bái zhī wù ]
1、淡黄色。2、黄金和白银。3、指术士所谓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4、黄色与白色。为正色。5、指金印和银印。6、似乎也给…
伪银 [ wěi yín ]
伪造银货。清、顾炎武《日知录·政事·伪银》:「今伪银之罪,不下于伪黄金。」
錾刀 [ zàn dāo ]
雕刻金银用的小刀。
银牙 [ yín yá ]
银矿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银》:“有矿中炼出者,有沙土中炼出者。其生银,俗称银笋、银牙者也,亦曰出山…
鈒镂 [ jí lòu ]
用金银在器物上镶饰花纹。宋.载侗《六书故.卷四.地理》:「鈒,苏合切,细镞金银为文也。」
锞子 [ kè zǐ ]
金、银铸成的小锭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红楼梦》
重货 [ zhòng huò ]
指金银等贵重财物。
内金 [ nà jīn ]
指进贡金、银、铜等物。
鐻耳 [ jù ěr ]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
课子 [ kè zǐ ]
(一)、税银。(二)、督教儿子读书。(三)、锞子。课,通“錁”。金银小锭。
元宝 [ yuán bǎo ]
旧时较大的金银锭,两头翘起中间凹下,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
银铺 [ yín pù ]
银匠铺。中国元代金银饰品的加工及货币兑换机构。
烂头寸 [ làn tóu cùn ]
银行没有办法运用消化的闲置资金。当银行实际的放款准备金,扣除法定须缴交中央银行的放款准备金后,剩下的并未加以运用,而…
鋈器 [ wù qì ]
镀上金、银或铜的器物。
钑花 [ sà huā ]
用金银刻镂出的花纹。
准备金 [ zhǔn bèi jīn ]
银行为应付临时资金需求,所准备的资金。分为以现金资产为主的第一准备金,及以国库券、银行承兑票据,通知放款等为主的第二…
三豕金根 [ sān shǐ jīn gēn ]
“三豕”本作“己亥”,“金根”,史传有金根车,后误作“金银”。指字讹误。
银铃 [ yín líng ]
(1).银制的铃。《中阿含经·中阿含王相应品四》:“金铃银舌,银铃金舌。”《宋史·舆服志一》:“顶轮施耀叶,红罗轮衣…
金汉 [ jīn hàn ]
天河,银河。 唐 王勃 《七夕赋》:“玉绳湛色,金汉餘光。”参见“ 银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