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误 [ yí wù ]
(一)、亦作“疑悮”。迷惑贻误。(二)、误解。(三)、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遗行 [ yí xíng ]
行为有所缺失。《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柘桑 [ zhè sāng ]
柘树。属桑科。叶可饲蚕,材可制弓。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乌号弓者,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
明知道 [ míng zhī dào ]
心里非常清楚。如:「他明知道这样做会失败,却还是一意孤行。」
坠履 [ zhuì lǚ ]
汉 贾谊《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楚 军败,昭王 走,履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履。及至…
囊载 [ náng zǎi ]
装入囊中运走。犹言尽其所有而取之。《史记·楚世家》:“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缴,时张而射之?此六双者可得而囊载也…
佗傺 [ tuó chì ]
谓怅然伫立也。《楚辞·离骚》:「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注:「傺,犹住也,楚人名住曰傺。」;《楚辞·九章…
遗弓 [ yí gōng ]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
暮楚朝秦 [ mù chǔ cháo qín ]
暮楚朝秦 (1). 战国 时期, 秦 楚 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 秦 ,时而事 楚 。后以“暮楚朝秦”比喻…
风马牛 [ fēng mǎ niú ]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凛坎 [ lǐn kǎn ]
语出《楚辞·九辩》:“坎廩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后以“凛坎”谓不得志,屡经坎坷。
充穷 [ chōng qióng ]
谓内心悲戚,若有所失。语出《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南朝 陈 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充穷靡寄,孺慕奚…
牙弓 [ yá gōng ]
牙弓定义 在肉红色的牙床上,牙齿沿着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这就叫牙弓。在牙弓内,舌头获得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自由地…
剗夺 [ chǎn duó ]
犹强占。《宋史·兵志四》:“本司体访得沿边州军逐处招置弓箭手,多将人户旧用工开耕之地指射剗夺,其旧佃人遂至失业。”
拍试 [ pāi shì ]
宋 代擢补下级基层武官,先要比试弓马,称“拍试”。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他日,上遣官拍试,独 楚 应格。…
晨秦暮楚 [ chén qín mù chǔ ]
晨秦暮楚 犹言朝 秦 暮 楚 。比喻反复无常。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公孙丑下二》:“乃游士之失守者,唯…
寝丘之志 [ qǐn qiū zhī zhì ]
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
偟遽 [ huáng jù ]
恐慌不安貌。偟,通“ 惶 ”。《楚辞·九章·悲回风》“超惘惘而遂行” 汉 王逸 注:“失志偟遽而直逝也。”
吞蛭 [ tūn zhì ]
春秋 楚惠王(一说 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事见 汉 贾谊《新书·春秋》。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
弓兵 [ gōng bīng ]
宋 元 间负责地方巡逻、缉捕之事的兵士。属巡检司。 明 清 因之。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我领着众弓兵,…
弊屦 [ bì jù ]
汉 贾谊《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楚 军败,昭王 走,屨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
伏输 [ fú shū ]
认输,承认失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俺也不是厮虎,孩儿每早早地伏输。”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
楚庄绝缨 [ chǔ zhuāng jué yīng ]
春秋时楚庄王赐群臣喝酒,灯烛熄灭时有人拉扯楚王爱妾的衣服,爱妾拉断其人帽带,欲使楚庄王找出此人。楚庄王为了不因他人酒…
楚难 [ chǔ nán ]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元王 每置酒,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后忘设。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
使効 [ shǐ xiào ]
南宋 时民兵名称。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议者以 濠 、 楚 使効多代名,自今逃死,须言上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