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船 [ zhēn zhū chuán ]
用真珠装饰的船。比喻极珍贵的事物。
破头话 [ pò tóu huà ]
谓自述前生事。 明 胡侍 《真珠船·破头话》:“余闻冥化妙微,忌人语洩。自述前生事,谓之説破头话,犯者必死。”
真珠母 [ zhēn zhū mǔ ]
见“真珠牡”。
鱼目乱珠 [ yú mù luàn zhū ]
以鱼眼为珍珠。比喻以假乱真。同";鱼目混珠";
走珠 [ zǒu zhū ]
珠名。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沉怀远 《南越志》曰: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为大品,有光彩。一边小…
梧子 [ wú zǐ ]
梧桐的子实。 宋 范成大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之十:“真珠缀玉船,梧子炒可供。莫嫌能堕髮,老夫头已童。” 清 吴…
百八真珠 [ bǎi bā zhēn zhū ]
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唐 贾岛《赠圆上人》诗:“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綵繩。”
斫剗 [ zhuó chǎn ]
铲除。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童贯 轿中木板上生杂草,斫剗復生。”
滴子 [ dī zi ]
下垂的珠串。《金史·舆服志上》:“七寳輦,制如大輦,饰以玉裙网,七寳,滴子用真珠。”
弇汗 [ yān hàn ]
即障泥,亦称防汗。垂于马腹两侧,用以遮挡尘土。《说文·革部》:“鞈,防汗也。” 段玉裁 注:“此当作所以防捍也,转写…
额珠 [ é zhū ]
即念珠。佛珠有定数,故称。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
珠栊 [ zhū lóng ]
珠饰的窗櫺。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报以漆鸣琴,悬之真珠櫳。”
汉佩 [ hàn pèi ]
亦作“ 汉珮 ”。即 汉皋 珠。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之二:“终是有心投 汉 珮,低头但理 秦 筝。” 清 魏源…
辑褫 [ jí chǐ ]
谓辑补修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陆龟蒙 借人书,篇帙舛坏,必为辑褫刊正。”
雠报 [ chóu bào ]
亦作“讐报”。报仇,报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讐报之。”
甪里先生 [ lù lǐ xiān shēng ]
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汉书·张良传》“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颜师古注:“四人,谓园公、綺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鼈珠 [ biē zhū ]
《吕氏春秋·本味》:“醴水 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陈奇猷 校释:“皮有珠文。”《山海经·东山经》引作“﹝…
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随珠和璧 [ suí zhū hé bì ]
随珠和璧(隨珠和璧) 随侯 珠与 和氏 璧的并称。传说古代 随国 姬 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
沙米 [ shā mǐ ]
草本植物东蘠的子。多生长于沙地,可以做饭,因名。元 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兴》诗:“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明 胡侍…
鹅珠 [ é zhū ]
亦作“鵞珠”。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
被褐怀珠 [ pī hè huái zhū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量珠 [ liáng zhū ]
(一)、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緑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採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后…
待价藏珠 [ dài jià cáng zhū ]
意指珍藏明珠,以待高价。比喻有真才实学,等待受人赏识而用。
宽焦 [ kuān jiāo ]
亦称“ 宽焦薄脆 ”。一种又薄又脆的油炸食物。犹今之薄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