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蚀字 [ chóng shí zì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 时,上林苑 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后因以为典。
虫书 [ chóng shū ]
(一)、秦八体书之一。(二)、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蠹蛀 [ dù zhù ]
蠹虫蛀蚀。
虫蚀 [ chóng shí ]
虫咬蛀蚀。
虫凋 [ chóng diāo ]
亦作“ 虫彫 ”。犹言虫蚀。指字形奇特。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 明 何景明 …
蝎蚀 [ xiē shí ]
为蝎虫蛀蚀。
虫锼 [ chóng sōu ]
犹言虫蚀。
蠹虫 [ dù chóng ]
(一)、咬蚀器物、书籍 的小虫:书蠹虫。衣蠹虫。(二)、比喻危害人民利益的坏人。
蛀蚀 [ zhù shí ]
由于虫咬而受损伤:这座房屋的大部分梁柱已被白蚁蛀蚀。蛀蚀灵魂。
书鱼 [ shū yú ]
即衣鱼。蛀蚀衣服书籍的一种小虫。
锈蚀 [ xiù shí ]
(金属)因生锈而腐蚀:铁环锈蚀了。古钟上文字清晰,没有锈蚀。
户枢不蠹 [ hù shū bù dù ]
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被腐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蠋绣 [ zhú xiù ]
蠋虫蚀木而成的错杂纹理,谓其有如刺绣,故称。
蠹字 [ dù zì ]
被蛀蚀的字。
虫霜 [ chóng shuāng ]
虫蚀霜损。指水旱之外,影响农业生产的两大害。
素鱼 [ sù yú ]
(一)、白鱼。(二)、即蟫。也称蠹鱼、衣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虫镂 [ chóng lòu ]
(一)、指房屋或器物上涂饰镌刻的图案纹饰。(二)、犹言虫蚀。
齧蚀 [ niè shí ]
侵蚀,亏缺。清 唐孙华《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啮蚀 [ niè shí ]
侵蚀,亏缺。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虫蚀鸟步 [ chóng shí niǎo bù ]
比喻古文字奇特的形状。唐舒元舆《玉箸篆志》:“会同里客有得阳冰真跡遗在六幅素上者,遂请归客堂张之,见虫蚀鸟步痕跡,若…
设熬 [ shè áo ]
古礼。大敛后,用筐盛炒熟的谷物,陈于棺下,使虫蚁不至蛀蚀棺木。
虫穿蚁蚀 [ chóng chuān yǐ shí ]
犹言虫齕鼠伤。清周亮工《书影》卷一:“尝於河北逆旅人家败簏中,见有樊宗师文一册,是写本;虫穿蚁蚀,半皆朽蠧。”
白魚 [ bái yú ]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也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白带…
雕虫小艺 [ diāo chóng xiǎo yì ]
虫: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亦作自谦文字卑陋之词笺记风动,表议云飞,雕虫小艺,…
虫蠹 [ chóng dù ]
(一)、蛀虫。汉 焦赣《易林·大壮之既济》:“禾生虫蠧,还自剋贼,使我无得。”唐 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