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因为字形相近而误。后来…
眼不识丁 [ yǎn bù shí dīng ]
眼不识丁(眼不識丁) 同“ 目不识丁 ”。 宋 文天祥 《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未识一丁 [ wèi shí yī dīng ]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不识一丁 [ bù shí yī dīng ]
不识一个字。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低他财产万千,而目不识一丁
目不识书 [ mù bù shí shū ]
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李士寧 者, 蓬…
识丁 [ shí dīng ]
《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以“识丁”指识字。
村行 [ cūn xíng ]
愚蠢行事。《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笑彼乡生,目不识丁。援例坐监,乍到 北京 。诸事不解,一味村行。”
贱如粪土 [ jiàn rú fèn tǔ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轻贱如粪土,不值钱。如:书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是增广见闻的宝贝,对于目不识丁的人而言,则贱如粪…
不识丁 [ bù shí dīng ]
不识一个字。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彼所重 王剧 、 王勔 、 苏味道 者,一以鉤党取族,一以摸稜贬窜,区…
目不知书 [ mù bù zhī shū ]
mù bù zhī shū 目不知书(目不知書) 见“ 目不识书 ”。
一丁 [ yī dīng ]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 荆 、 徐 、 兗 、 豫 、 雍 、 青 、 冀 七州统内,家有马…
盲目 [ máng mù ]
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盲目行动。盲目崇拜。盲目乐观。
蜜丁 [ mì dīng ]
即蚶子。俗称瓦垄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魁蛤》:“案《岭表録异》云:南人名空慈子。尚书 卢钧 以其壳似瓦…
儇恶 [ xuān è ]
巧慧而不善。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左传补注》:“﹝閲 沉文起 《左传补注》,其自序﹞以 孔仲远 为卖国之諂子…
摊馆 [ tān guǎn ]
摇摊的赌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那摊馆我也到过……我倒并不要赌,不过是见识见识他们那个赌法罢了。”
交辟 [ jiāo pì ]
交相征聘。唐 杨炯《<王勃集>序》:“三府交辟,遇疾辞焉。”宋 王谠《唐语林·识鉴》:“﹝ 李珏 ﹞丁母忧,庐居三年…
庐山真面目 [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惊魄 [ jīng pò ]
受惊的神态。 唐 孟郊 《上昭城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诗:“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金…
擅入 [ shàn rù ]
任意进入。《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又与你素不…
八子七婿 [ bā zǐ qī xù ]
形容福寿得全,人丁旺盛且各个高官厚禄。语出《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不能尽识。…
伐木丁丁山更幽 [ fá mù dīng dīng shān gèng yōu ]
称赏深山之幽趣也。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
蟹行文字 [ xiè xíng wén zì ]
旧称欧美各国的横写的拉丁语系文字。黄葆桢《张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诗:“蟹行文字来瀛海,六籍笙簧白虎空。”亦省作“蟹…
丁侯病 [ dīng hóu bìng ]
周时丁侯不朝,太公望画丁侯像于策,射之,丁侯病剧。卜之,谓祟在周,乃朝周。周、吕望《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
丁字帘 [ dīng zì lián ]
(一)、丁字形的卷帘。清 钱谦益《留题秦淮丁家水阁》诗:“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 六朝。”清 黄景仁《步蟾宫》词…
退运 [ tuì yùn ]
运气不好;倒霉。《娱目醒心编》卷十四第二回:“一路孤孤凄凄,除几个退运家丁外,并无一人与他患难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