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厉 [ kuì lì ]
使有所愧而自勉之。《礼记·聘义》:“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
殷覜 [ yīn tiào ]
亦作“殷眺”。周 代诸侯定期派使臣朝见天子的礼制。《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殷覜曰视。”《周礼·秋官·大行…
据旅 [ jù lǚ ]
违背。《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近市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 卢辩 注:“守直道,无所私。”
丁杰 [ dīng jié ]
清、归安人。字升衢,又字小疋(小雅)。乾隆进士,协助校勘《四库全书》。书室名小酉山房。着有《周易郑注后定》、《大戴礼…
旅树 [ lǚ shù ]
谓当门道立屏。《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大夫之僭礼也。” 郑玄 注:“旅,道也;屏谓之树,所以蔽行道。” 孔…
彻县 [ chè xiàn ]
亦作“ 彻悬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
大经 [ dà jīng ]
(一)、常道,常规。《左传·昭公十五年》:“礼,王之大经也。”《吕氏春秋·骄恣》:“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
迟久 [ chí jiǔ ]
亦作“遟久”。犹长久。《礼记·乐记》:“若此,则 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遟久,不亦宜乎!” 孔颖达 疏:“ …
扬善 [ yáng shàn ]
宣扬好人好事。《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礼记·中庸》:“ 舜 好问,而好察邇言,隐恶而扬善。”
沈鱼 [ shěn yú ]
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 瓠巴 鼓瑟而沉鱼出听;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
诚志 [ chéng zhì ]
诚心。《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言行亟变,从容谬易,好恶无常,行身不类,曰无诚志者也。”
委武 [ wěi wǔ ]
冠圈。状若凉帽的帽檐。《礼记·杂记上》:“大白冠,緇布之冠,皆不蕤,委武玄縞而后蕤。” 郑玄 注:“委武,冠卷也, …
缌免 [ sī miǎn ]
缌服与免服,均丧服之轻者。借指关系较远的族人。免,谓正服以外共承高祖之父的五世孙所服。其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
二戴 [ èr dài ]
指 汉 经学家 戴德 、 戴圣 叔侄。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 戴 ,共氏而分…
礼度 [ lǐ dù ]
(一)、犹礼法。礼仪法度。《大戴礼记·盛德》:“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后汉书·…
小绥 [ xiǎo suí ]
古代诸侯田猎时所立的旗旌。《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 孙希旦 集解:“小绥,诸侯田猎所…
屈行 [ qū xíng ]
委屈行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备録 [ bèi lù ]
详细记录;全部记载。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欲乞备録闻奏。”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餘中》:“气骨咸自錚錚,不…
屋翼 [ wū yì ]
即飞檐。屋檐两端翘起的尖角。《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於东荣” 汉 郑玄 注:“荣,屋翼也。” 贾公彦 疏:“云…
悬壶代哭 [ xuán hú dài kū ]
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
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它们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大绥 [ dà suí ]
古代天子田猎时所建之旌旗。《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 郑玄 注:“绥,当为緌。緌, 有…
师放 [ shī fàng ]
仿效,效法。唐 刘知几《史通·模拟》:“譙周 撰《古史考》,思欲摈抑 马《记》,师放 孔《经》,其书 李斯 之弃市也…
乡礼 [ xiāng lǐ ]
乡间的礼仪、礼节。《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 汉 郑玄 注:“…
蛾术 [ é shù ]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