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山川 [ wèi guó shān chuān ]
见“魏国山河”。
魏国山河 [ wèi guó shān hé ]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
祠典 [ cí diǎn ]
祀典,有关祭祀的典制。《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青龙 元年﹞詔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北魏 郦道元《水经…
鹤山 [ hè shān ]
(一)、山名。即四川省浦江县境之白鹤山。(二)、宋学者魏了翁的号。
柴望 [ chái wàng ]
古代两种祭礼。柴,谓烧柴祭天;望,谓祭国中山川。亦泛指祭祀。《书·武成》:“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孔 传…
川阜 [ chuān fù ]
犹山川。《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太后与 高祖 游於 方山 ,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 南朝 梁 任昉 …
外祀 [ wài sì ]
郊祀。祀国内山川四望之属。
幽岟 [ yōu yǎng ]
深邃。《文选·左思<魏都赋>》:“山林幽岟,川泽迴繚。” 刘良 注:“幽岟,深邃也。”
山岳冰川 [ shān yuè bīng chuān ]
也称“高山冰川”。发育于高山地区的冰川,规模比大陆冰川小,形态受地形影响。多分布于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如欧洲的阿尔卑斯…
守祀 [ shǒu sì ]
守宗庙、祀社稷山川的人。借指国君。
辟国 [ pì guó ]
开国;建国。 宋 陆游 《雨晴》诗:“山川炳焕似闢国,风雨退收如解严。”
托木尔峰 [ tuō mù ěr fēng ]
天山山脉最高峰。在新疆西部。海拔7435米。冰川广布,面积达2800平方千米,是中国主要的冰川中心。
三川 [ sān chuān ]
(一)、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西周 以 泾、渭、洛 为三川。《国语·周语上》:“幽王 二年,西周 三川皆震…
仰叹 [ yǎng tàn ]
仰天而叹也。与仰嗟同义。《战国策·中山策》:「中山君,喟然而仰叹。」;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牋〉:「同作仰叹。」
磐峙 [ pán zhì ]
安然耸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寳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
妙观 [ miào guān ]
谓精细观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赋》:“超天路而高峙,阶青云以妙观。” 晋 郭璞 《江赋》:“考川瀆而妙观,实莫…
崩竭 [ bēng jié ]
谓山崩川竭。语本《国语·周语上》:“三川竭, 岐山 崩。”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振冠 [ zhèn guān ]
振缨。谓隐居。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振冠 南岳 ,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大雪山 [ dà xuě shān ]
在 四川省 西部。属 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大渡河、雅砻江 分水岭,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 贡嘎山(7556米)有现…
尹大目 [ yǐn dà mù ]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尹大目:三国时期黑山群寇之一.。
重山 [ chóng shān ]
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
汗腾格里峰 [ hàn téng gé lǐ fēng ]
天山山脉著名高峰。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边界上。海拔6995米。有巨大冰川分布。
银杉 [ yín shān ]
常绿大乔木。叶两型。球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产于中国广西龙胜和四川南川金佛山。1956年始发现。树姿优美,可供观赏。是…
邙山 [ máng shān ]
即 北邙山。一作 北芒,也称 芒山、郏山、北山。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北。汉 魏 以来,为王侯公卿归葬之处。三国 …
公孙衍 [ gōng sūn yǎn ]
战国时期纵横家。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初在秦国任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后至魏国任将军,主张合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