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上垛 [ yī jiàn shàng duò ]
垛:土筑的箭靶。第一箭就射中了箭垛子。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遮齐 [ zhē qí ]
遮,古代覆在箭垛正面的布帛制品,上画五个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圈。齐,中心。遮齐,谓箭靶之中心。
躲子 [ duǒ zǐ ]
垛子。指箭靶。躲,用同“ 垛 ”。 明 陈与郊 《义犬记》第一折:“普天下的利害,偏我做当头阵的鎗刀;千万口的是非,…
金髇 [ jīn xiāo ]
铜铁制的箭。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抱疾书怀寄友人一百韵》:“粉垛收丹彩,金髇隐僕姑。”
百步 [ bǎi bù ]
一百个脚步的距离。古人常用为射箭时射程的标准。《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城垛 [ chéng duǒ ]
(一)、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二)、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矮墙。也叫城垛口、城垛子。
女头 [ nǚ tóu ]
城墙上垛子一类的防护建筑。
垛板 [ duǒ bǎn ]
一种京剧唱腔,由流水紧缩派生而来,在唱词结构上运用垛句、垛字,常为三、四字不等,擅于加强气氛,表现激愤等情绪。
触机便发 [ chù jī biàn fā ]
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絜矢 [ jié shǐ ]
古代箭之一种。可在箭头上著火以射烧敌军。
矶头 [ jī tóu ]
(一)、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二)、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风向标 [ fēng xiàng biāo ]
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升起 [ shēng qǐ ]
(一)、向上升。(二)、[火箭]发射。
无羽箭 [ wú yǔ jiàn ]
不缀羽毛的箭。《宋史·兵志十一》:“﹝ 淳熙 九年﹞ 湖北、京西 造纳无羽箭。上曰:‘箭不用羽,可谓精巧。’”
羽饰 [ yǔ shì ]
在箭杆上附加羽饰的式样;亦指箭上的羽毛用作头饰或头盔装饰品和一簇(如羽毛)
一箭之地 [ yī jiàn zhī dì ]
一箭之地 谓距离不远。《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王翦 人兵赶上,城前一箭之地驻札人马。”《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出了…
一圪塔 [ yī gē tǎ ]
亦作“一圪垛”。亦作“一圪堵”。亦作“一各多”。亦作“一各都”。方言。犹言一大堆,许许多多。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
鞭箭 [ biān jiàn ]
(一)、一种放在竿上所缀铜环(溜子)中发射的箭。明 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一》:“鞭箭者,铜为溜子以发之。”(…
拈弓搭箭 [ niān gōng dā jiàn ]
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关牐 [ guān zhá ]
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 清 林则徐 《巡阅澳门情形折》:“再迤南十五里,建有关牐一座,驻兵防守,为扼吭拊背要区,…
关闸 [ guān zhá ]
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清 林则徐《巡阅澳门情形折》:“再迤南十五里,建有关牐一座,驻兵防守,为扼吭拊背要区,出关…
箭垛 [ jiàn duǒ ]
(一)、箭靶。(二)、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较近 [ jiào jìn ]
明显切近。《水浒传》第六四回:“ 花荣 见一箭不中,再取第二枝箭,看得较近,望 宣赞 胸膛上射来。”
传箭 [ chuán jiàn ]
(一)、传递令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二)、引申为传令。(三)、报时。古用铜壶滴漏计时,看水平面…
天上四塔 [ tiān shàng sì tǎ ]
天上四塔 [出佛成道记并本行集经] 一箭塔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