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乡之年 [ zhàng xiāng zhī nián ]
年过六十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乡杖 [ xiāng zhàng ]
《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后遂以“乡杖”表示年老。明 唐顺之《希周兄八十》…
杖者 [ zhàng zhě ]
指老年人。《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杖者,老人也。”
杖家之年 [ zhàng jiā zhī nián ]
年过五十可以在家里拄拐杖。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杖乡 [ zhàng xiāng ]
(一)、《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南朝 梁 沉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
杖家 [ zhàng jiā ]
谓拄杖行于家。与杖乡、杖国、杖朝等均为古代的一种尊老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
随年杖 [ suí nián zhàng ]
五代 的滥刑之一。杖击数与受刑人年龄相同。《新五代史·汉臣传·刘铢》:“民有过者,问其年几何,对曰若干,即随其数杖之…
王杖 [ wáng zhàng ]
帝王赐老者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汉 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农 云:…
齿杖 [ chǐ zhàng ]
古代帝王授给老年人的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共王之齿杖。”郑玄 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孙诒让 正义:“…
不杖期 [ bù zhàng qī ]
古时丧制,一年之丧,称为期服。期服有杖期、不杖期之分。凡夫为妻服丧,如果自己的父母还在,就不能持杖,称为不杖期。《仪…
杖期 [ zhàng qī ]
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如:嫡子、众子为…
杖国 [ zhàng guó ]
《礼记·王制》:“七十杖於国。”谓七十岁可拄杖行于都邑、国都。后作七十岁的代称。 唐 上官仪 《代刘幽州请致仕表》:…
鹤杖 [ hè zhàng ]
老年人所用的手杖。清 王夫之《长沙旅兴》诗:“鹤杖恰逢苔径輭,渔舟初晓碧波匀。”
杖钵 [ zhàng bō ]
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唐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 荆 南旋杖鉢…
负杖 [ fù zhàng ]
倚杖;扶杖。《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 注:“见走辟 齐 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
鸠形 [ jiū xíng ]
《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续汉书·礼仪志》:“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长九尺,端以鳩为饰。鳩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
周杖 [ zhōu zhàng ]
谓居丧一年。杖,指居丧时所用的竹杖。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準礼:父在为所生母,父为嫡子,夫为妻,皆杖周……未…
玉杖 [ yù zhàng ]
(一)、饰有玉鸠的拐杖,汉 时天子始以赐老人。《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
枪仗手 [ qiāng zhàng shǒu ]
亦作“枪杖手”。宋 代 福建路 与 江南西路 乡兵之称。宋 李纲《与中书冯侍郎书》:“当起 福建路 兵及广行召募 福…
龙头杖 [ lóng tóu zhàng ]
饰有龙头的拐杖。唐 施肩吾《山居乐》诗:“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元史·石天麟传》:“天麟 年七十餘,帝…
杖鉢 [ zhàng bō ]
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 唐 李峤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 荆 南旋杖鉢…
延年杖 [ yán nián zhàng ]
古代帝王赐给老臣的手杖,以示优遇。《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授 杨彪 光禄大夫”裴松之 注引《魏书》:“公故 汉 宰…
枝策 [ zhī cè ]
谓举杖以击节。《庄子·齐物论》:“昭文 之鼓琴也,师旷 之枝策也,惠子 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
杖任 [ zhàng rèn ]
依靠,信任。《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 答,恐民帅小丑,不足杖任。”杖,一本作“仗”。《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元年…
策杖 [ cè zhàng ]
拄杖。也称杖策。三国 魏 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